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從“很受傷”到“很糾結”暴露了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6 08:18:19  


 
  對倫敦奧運的批評和嘲笑成了中國媒體和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從投入經費、城市氛圍、比賽場館、食宿交通到賽事組織、裁判判罰等等都很糟,“英國紳士囊中羞澀卻還硬著頭皮擺盛宴”。這種絲毫不給東道主留點面子的責難,與中國人自己主辦奧運“一片讚美,不許質疑和批評”形成迥然之別。

  在奧運史上,“前任”主辦者不以欣賞、包容和鼓勵的態度對待“後任”,反而重炮批評,實屬罕見。在這點上,中國一些媒體、觀眾其實扮演了並不友善也不厚道的角色。

  事實上,倫敦並沒雄心要與北京“試比天高”,只是做好自己。一個快樂輕鬆、節儉而少擾民的、真實的奧運會,更讓人享受。中國籍的國際排聯主席魏紀中說得很中肯:“誰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不應該以十全十美來要求別人。看倫敦奧運會要把心態擺對,不要用倫敦的不足去比北京的優點。如果真的要比的話,首先是以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和標準來比。”

  企圖通過否定別人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高明,是不自信的表現,也是虛榮心在作怪。不希望別人贏過我,你比我好我就挺生氣就想打壓你。這是一種“打敗人家,唯我獨好”的小國心態。

  還有,因為中國強大起來了,一種盲目自大和過於自尊,並帶著強烈的仇外、排外情緒,也在中國國民中滋生滋長。尤其是北京奧運金牌第一,使得一些中國網民、媒體不能接受失敗和委屈而斤斤計較。自己看好的金牌輸了,是“丟金”,是裁判黑手,是針對中國的一種“陰謀”,表現出一種敏感而脆弱的受害者心態。

  倫敦奧運期間,一條內容充滿悲憤的微博“倫敦,中國很受傷”在中國網上走紅,便是典型一例。好像開賽以來的一件件一樁樁“不公”和“不尊”,似乎都衝著中國運動員和中國代表團來的。於是乎,以牙還牙,這種“很受傷”的情緒自然都“回報”到東道主頭上了,把那些不快事件看成是“倫敦奧運的失敗印記”。

  其實,這些爭議與東道主並無直接關聯,一些判罰爭議純因技術性誤判或者僅僅是見仁見智的判斷,並無什麼預謀和惡意。包括美國、英國、韓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吃過虧”,中國也難以幸免。實際上,這一屆奧運會的裁判,大部分還是北京奧運時的裁判,談不上歧視或“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

  至於令中國網民耿耿於懷的“國旗居然屈居韓國之下”,倫敦奧組委也有解釋,合乎規定。比較一下美國人遭遇的網球場上“永不落的星條旗”被風吹落,日本代表團在開幕式上不幸被引導員帶出了場外,所表現出來的理解和大度,中國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即使主辦者有失誤,也不必上綱上線,不依不撓。

  彌漫於中國網絡中的受害者心態,也源於一些國民心態的不成熟,是大國小民心態、弱國胸懷和冷戰臆想。以陰暗思維看待外在世界,把一場遊戲的競爭對手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敵人,把奧運賽場上一舉一動都歸結於“國家尊嚴”,自己很累別人也覺得好笑。

  北京奧運考驗中國人的是如何做一個東道主,而倫敦奧運考驗中國人的是如何做一個心態平和、心理健康的觀眾,體現成熟的大國國民形象。這是一場更真實更有說服力的考試。中國正以富強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大國氣度和大國心態,更加彰顯自信、開放、包容和大度,這也是世界對中國的“苛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