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環球時報29日發表社論說,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建議黨的十八大11月8日舉行。政治局同時宣布開除薄熙來黨籍和公職,並將他的涉嫌犯罪線索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十八大什麼時候開、薄熙來如何查處,這兩個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昨天同時有了回答。
社論說,政治局昨天的兩個決定再次顯示了中國政治生活的確定性。對中國這樣大而複雜的國家來說,最高層政治事務的確定性無疑是國家平穩前進之本,也是人民之福。
中國尚不是所有重大事件能做到對外實時公布進展的國家,薄熙來案因此引起的猜測一直很多,並導致中國內外對十八大何時召開的特殊關注。政治局昨天的決定給社會吃了定心丸,它帶來的確定感既是面向當前的,也非常有助於在新的環境下中國社會對國家政治確定性的經驗積累。
社論說,重慶的事情意味著相當龐大的黨紀和司法處理量。在七八個月的時間裡,司法機關先後完成對薄谷開來殺人案和王立軍案的調查審判,現在又基本完成對薄熙來的黨內和行政處分,並將薄案移送司法機關。這樣的工作進程驗證了中央對重大問題達成共識的能力,也驗證了這個國家朝著法治方向的前進的確不可逆轉。
薄案是政治局委員級別的高官落馬第一次與微博級別的互聯網互動平台相遇,網上意見紛呈,規避關鍵詞的信息傳播達到巔峰。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中央的共識及司法處理過程實際上在對全社會的看法發生深刻影響,中央的共識在不斷擴大成中國社會的共識。
社論說,十八大召開時逢中國面對的各種挑戰都很突出,但這樣的突出至少有一部分是中國輿論開放帶來的印象。實際上,中國每次召開黨代會都面臨多項挑戰,也都同時面對機遇。認為當前相比上幾屆黨代會召開前的時局有質的特殊緊迫性,是不客觀的。
其實近來,特別是昨天十八大將在11月8日召開的消息傳出後,中國社會已經有了大會準備就緒的輕鬆感。中央有能力帶領國家克服內外的各種問題,應對意外和挑戰,這樣的信心在得到新一輪的加強和擴散。
不僅中國社會在轉型,整個世界也在經歷深刻變化,現在大概沒有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能有不被難題困擾的幸運。中國今後不應指望各方面、包括政治上的一帆風順,我們自我審視的標準和經驗不應停留在信息可以被完全主導和任意塑造的時代。
當然,十八大前輿論場上的一些糾結也提供了官方反思的豐富材料,尤其是,輿論的混亂往往來自對情況的不明了,官方保持坦誠和關鍵信息的足夠透明度,是未來營造公眾共識的重要條件和前提。中國要朝著信息公開的方向不斷前進。
社論說,就對未來的影響而言,十八大無疑是今年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一次大會。開好十八大是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為世界各國務實派所樂見。中國有“喜迎”盛事的傳統,這種傳統對凝聚全社會有正面意義。十八大不僅是決策的過程,也是中國社會動員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十八大已經在中國社會的心理上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