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5月8日,在黃岩島環礁湖內護漁的中國漁政310號。 |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漢和防務評論》2012年第10期載文《中國“戰略野心”》,摘要如下:
從2010年開始,中國軍隊的報刊頻繁使用了“利益邊疆”的說法,中國的“利益邊疆”到底如何制定?這一提法令人想起了上世紀60年代蘇聯赫魯曉夫提出的“社會主義新邊疆”理論,“二者的相同之處在於都超越了國”。眾所周知,蘇聯時代的“利益邊疆”的劃分方式,是以維度、經度為定界的。
近期,中國軍隊在內部出版的諸多的論文集,討論中國的“利益邊疆”的劃定問題。這些論文集首次以經度劃定了中國未來30年的“利益邊疆”所在。這些論文集,由不同級別軍人學者撰寫。其要點如下:
“我國軍事力量應能夠大致在北緯55度至南緯35度左右。這樣才能夠可靠地保衛我國領土主權和專屬經濟區利益。向北能加固現有的安全邊界,並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我國對北極地區權益的主張;向南能將我國的安全保障拓展到南非至澳大利亞一線。能在南亞、東亞地區實現主導型軍事存在,有效控制南海。能在中東和東非、南非地區施加重要軍事影響。向東能將我安全保障拓展到第二島鏈之外,並確保在第一島鏈內外的較大軍事優勢。向天能充分利用和有限控制包括臨近空間在內的地球靜止軌道(含)以下空間,並有一定深空行動能力。”
這一論斷足以說明中國的利益邊疆比當年蘇聯的“社會主義新邊疆”劃界要廣闊的多,基本涵蓋了美國、加拿大本土之外的主要世界面積疆域。北緯55度的定界十分有意思,它大大超越了中國的北部邊界,涵蓋了整個蒙古、中亞和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的主要工業地帶、包括勘察加半島在內的軍事重地以及整個日本、韓國。論文聲稱中國的軍事力量要能夠在這一地區有效地採取近地軍事行動。意味著如下含義:
其一:中國對沙皇時代的領土糾紛似乎還在耿耿於懷,而且把中亞、蒙古劃歸在軍事力量有效行動的範圍之內。這些國家中國依存相當程度的領土糾紛,目前暫時表面上得到解決,但是各自的不信任感依然存在。這一劃定將於還意味著中國軍隊的路權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海路權並重、南北同時“發展”是主流派軍人的基本思考。
其二:依然指望確保對朝鮮半島的軍事影響力,並且保持對日本的軍事優勢。這一點並不奇怪,符合中國的安全定義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