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讓日本經濟崩潰不是聰明之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9 10:31:19  


網友自發盤點日本品牌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韓國《中央日報》10月8日載文《“聰明”的中國?》,摘要如下:

  中國正式制定改革開放路線是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全體會議上。該會議召開前兩個月,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時任副總理)訪問日本,此日程安排旨在“學習日本的先進經驗”。在訪問間隙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您打算如何解決釣魚島問題呢?” 面對這一敏感問題,鄧小平輕鬆回答:“我們這一代缺少智慧,談這個問題達不成一致意見,下一代總比我們聰明,一定會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

  34年後的今天,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產生爭端。中國陸續派遣海監船前往島嶼附近,鏗鏘有力,可謂“忍無可忍,絕不退讓”。貌似兩國間已無協商餘地。這歸根結底還是力量的對決。韜光養晦———中國之前一直是默默耕耘以增強自己的國力。到了2010年,中國整體經濟規模超越日本,而且在客觀軍事實力方面也強於日本。這些國力也成就了“聰明的後代”。

  但是,“聰明的後代”需認識到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國力的形成過程。中國的經濟增長離不開日本、韓國、台灣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拿著資本和技術進入中國,與當地勞動力市場相結合形成了初步的成長基礎。日本、台灣、韓國負責生產高端技術的零部件和半成品,中國負責組裝,這就是分工體系。而日本在該體系裡負責尖端領域,起到核心作用。

  中國一些媒體報道稱,如果情況惡化,日本經濟將崩潰。這是短視的想法。因為經濟戰爭對大家而言都是損失,帶動亞洲經濟發展的分工體系也會隨之瓦解,對誰也沒有好處。中國經濟體系還需依賴外資和國外技術來維持增長,3.5億城市農民工的生存也依賴海外市場。此外,中國的經濟發展遇到高速增長的瓶頸,需要調整。如果基礎還不穩的經濟出現嚴重問題,這甚至將波及政府的權威。 

  如果鄧小平遇到此情此景,想必會說:此事暫且擱置,要製造和平的外圍環境,全力以赴搞經濟。因為他老人家的信念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00年不動搖”。如果看到中國人砸同胞的日系車,鄧小平肯定會慨嘆道:“你們離聰明還遠著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