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房間裡的龐然大物,”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的安全及國際關係專家朱峰表示。“中國需要經過一個改變和應對這種現實的過程。我們正在學習做一個大國。”
中國的規模、不斷增長的影響力和軍事實力,都引發了鄰國的擔心和疑慮。
中國國內表達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擴張主義觀點,加劇了這種擔心,削弱了北京方面有關中國崛起不會威脅到任何人的官方保證。官方言辭與官方媒體上常見的更為敵意的言論之間的脫節,導致許多外國觀察人士懷疑,中國“溫和”的文職領導層與更為“鷹派”的軍方之間存在分歧。
不過,這種觀點並未得到證據的支持。“即使在一個通常被視為擁有‘強硬’偏好的組織(如解放軍)內部,也可以找到不同的觀點,”麻省理工學院(MIT)中國外交政策及安全問題專家傅泰林(Taylor Fravel)表示。
“某個人是否鷹派,也許取決於具體問題。在主權問題上,我看不出文職和軍方領導人之間有什麼分歧,這是一個各方在戰略層面具有廣泛共識的問題。”
但是,執政的共產黨尚未拿出一套取代鄧小平方針的理論。
“高層正在進行一場辯論,”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表示。“一些領導人(尤其是在比較發達的沿海省份)主張,中國必須以更加直截了當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比如開採中國經濟增長所需的資源。
“其他人則表示,中國必須繼續優先關注國內發展,解決內部的社會挑戰。”
分析人士表示,無論習近平的個人傾向如何,他都必須擺平所有利益,因此中國外交政策不太可能出現重大變化。不過,黨仍在尋找向外部世界解釋這些目標的更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