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石化寧波PX項目引發村民集體上訪。 |
中評社香港10月30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0月30日載文《中國需要尊重公民的決策機制》,摘要如下:
寧波PX項目停止上馬。10月28日,寧波市經與項目投資方研究決定:“堅決不上PX項目;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停止推進,再作科學論證。”這是寧波公眾公民意識覺醒後抗爭的勝利,也是政府方面事後被動應對的必然結果。
寧波PX項目下馬,並沒有解決以下問題:以後中國類似的大型項目如何上馬,如何緩解公眾的環境恐懼症與不信任感,如何推動中國經濟的公開與透明。其中涉及三個主要因素,政府的決策機制如何,經濟補償機制如何,以及如何提高所有人的科學與人文素養。
如果上述三項機制無法突破,中國只能在負和博弈中前行,政府被不信任摧毀,在一次次的退卻中培育出恥辱感與仇恨;存在風險的大型項目落地時,各個地區的公眾站在本土立場,理所當然反對生活暴露於風險之下,以鄰為壑的現象將愈演愈烈;如果欠缺基本的科學與人文素養,國人不可能理性,反而會因為“叫魂”式的非理性恐懼而大聲尖叫,未來社會運作成本必然越來越高。
站在傳統的為民做主的角度,寧波市政府上馬PX項目非常容易理解,甚至他們可能認為是為民謀利的一樁好事。10月24日,鎮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網絡發言人發布《關於鎮海煉化一體化項目有關情況的說明》,其中指出,鎮海煉化一體化項目年產1500萬噸煉油、120萬噸乙烯煉,總投資約558.7億元。是由國家化工產業振興計劃所確立的國家生產力布局重點戰略項目。
但在有了廈門等城市PX項目事件的前車之鑒後,寧波市政府並未做好充足的預案,在事態惡化之前並未對公民表示出足夠的尊重。
在說明中,僅有如下語句紓緩公民的情緒:項目的建設對國家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煉化一體化項目按照環保部和省、市、區環保部門的要求,執行最嚴格的排放標準,採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和技術,對工藝產品方案和主體裝置組成進行優化,其中環保總投入約36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部分前期工作。以目前公眾與地方政府之間的信任度,以極端煽情的“最”字級句式,不可能讓公眾恢復信任,有關方面顯然應該與其他國家的環保措施進行對比,列出詳盡的數據,並且公開說明一旦發生特殊情況,將會如何應對,對當地的傷害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