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JPMorgan)經濟學家朱海濱表示,中國央行擔心如果過分放鬆貨幣政策,國內住房價格將螺旋上升。自2010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給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降溫,而中國央行不希望破壞前期政策成果。公開市場操作使中國央行具備了足夠的政策靈活性,一旦有跡象顯示經濟出現了問題,就能迅速調控市場流動性。朱海濱表示:“逆回購是暫時性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因此央行可以在它認為必要的任何時點將流動性回籠。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則更近似於注入長期流動性,因此在下調以後反向操作的阻力較大。”
長期來看,中國融資渠道的快速演進是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中國過去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企業約80%的融資需求都通過銀行渠道滿足。但在蓬勃發展的企業債市場以及信托融資等其他融資形式衝擊下,今年銀行貸款占企業融資規模比重下降至約60%。國泰君安(Guotai Junan Securities)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淵表示:“金融體系的變化導致央行的政策工具也隨之調整。除銀行信貸以外,目前非銀行信貸也應納入監管範圍。央行可以直接管理銀行系統,但對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不能照搬這套辦法,利率調控因此變得更加重要。”
中國央行轉而依賴公開市場操作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國人民銀行在對金融體系的管理上擁有很大自由空間,但與此同時卻缺乏足夠的獨立性。利率水平由國務院決定,中國央行僅扮演顧問角色。過去中國央行可以單獨決定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但在看到這一政策工具所能帶來的影響後,據信國務院現在要求央行在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以前提交報告。這使得公開市場操作成了中國央行唯一可以自主決策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
不過,如果沒有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支持作後盾,中國央行也不太可能有膽量在近幾個月裡每周向市場注入如此多流動性——由此可以得出對央行突然倚重公開市場操作的終極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