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紅利時代”將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產生。中國一直被稱作是製造業大國,也被認為是發達國家製造業的轉移基地。但中國的製造業是建立在低端、低級、粗放、低效之上的,缺乏效率和效益。真正的利益,都被掌握著核心技術的發達國家所占有。
近些年“創新型國家”、“中國創造”的提出,標誌著中國已經在改變“中國製造”的形象。而中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改造步伐,也進一步證明了中國在這方面的信心。不然,發達國家也不會利用各種手段,甚至貿易保護措施,遏制中國發展新興產業,阻止中國高技術企業進入其市場。
如果能夠繼續下功夫推動製造業的轉型,中國完全可以大聲向世界宣告,中國的“紅利”還取之不盡。
新的“紅利時代”將伴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而到來。李克強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表示,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中國前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最重要的切入點是改革。是改革讓中國經濟充滿了活力,是改革讓中國人創造財富的熱情得到了充分釋放,也是改革讓中國能夠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內騰飛。
但是,改革是中國最大“紅利”,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改革不能“見好就收”,尤其不能因為部分改革獲利者的阻撓而放慢腳步,而要持續不斷地推進。因為,改革的獲利者必須是全體民眾。只有改革不停步,改革帶來的“紅利”才能源源不斷,全體民眾才能共惠共享。
如果說前一輪改革是通過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製造“改革紅利”,新的一輪改革將以調動廣大民眾的創造性來製造“改革紅利”。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體制轉型、社會體制轉型、政治體制改革等,都將以如何調動和發揮廣大民眾的創造性為目標,以創造性作用的發揮為突破口。
所以,“紅利時代”結束未必說明“唱空中國”、“唱衰中國”的合理。中國的“紅利時代”會在全中國民眾的共同努力下,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