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官媒稱對個別級別較高官員反腐調查疑“爛尾”
http://www.CRNTT.com   2013-01-02 16:59:16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新華網報道,2012年,在媒體和公眾的合力之下,不少貪官落馬。然而,仍有不少輿論熱點的反腐事件有成為“半拉子工程”的傾向。

  輿論熱點成為“半拉子新聞”,與媒體和公眾趨熱避冷有關,也由於調查手段有限、調查權威不足。當媒體和公眾聯手將負面事件追成輿論熱點後,調查的接力棒就交給了有關部門,是否能有力地回應輿論熱點,考驗有關部門的智慧。

  在網絡反腐的強大震懾下,許多地方、部門能夠迅速回應並處理。那些級別較低、腐敗性質嚴重的幹部很快就有了調查處理結果,而個別級別較高或者身份“特殊”的官員,卻有成為“爛尾工程”的嫌疑。

  調查要走程序,特別是反腐敗調查難度大,需要的時間也多。這點大家都能理解,人們擔心的是以此為借口敷衍塞責。個別地方、部門在事件曝光後會在第一時間作出高調回應,以平息媒體和公眾的質疑和不滿。而在媒體和公眾暫時退場後,就開始念他們擅長的“拖字訣”,對負面事件進行“冷處理”。

  時間是最好的稀釋劑,也是最好的試金石。陽奉陰違和“拖字訣”,表面上讓個別涉事地方和部門擺脫了公眾的視線,實則危害極大。倘若再遇同類事件,會更加憤怒,從而對其窮追猛打。

  網絡監督逐漸成為反腐利器,制度反腐也應及時跟上。科學嚴謹地調查,誠懇耐心地回應,細致有效地公布,是政府維護並提升公信力重要舉措之一。當年周久耕曝出天價煙之後,當地紀檢部門及時跟進調查,贏得一片贊聲。網友甚至戲稱“黑了一個周久耕,亮了一個南京城”。

  反腐肅貪應該動真格。在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的現實下,在公眾高漲的熱情中,各級紀檢部門不斷完善反腐敗機制,消除反腐監督“爛尾”隱患,具有重要的意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