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徹底廢止,留下的法律空白該由什麼去填補,8年前就被列入立法計劃、有望取代勞教制度的《違法行為矯治法》何時能出台?如果是“改良”,如何真正體現司法化的要求,引入法院中立裁決者的角色,保障那些“特殊司法處分”對象的基本權利?勞教制度停用之後,關係到上訪者們利益的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又該如何得到依法處理,粗暴的維穩思維能否在短時間內摒棄,實現習近平所講的“讓民眾在個案中感受公平正義”?
勞教制度的改革必然是艱辛的,甚至難料變數,畢竟這一制度已實施長達半個多世紀,各地倚重勞教手段來實現社會管制的慣性很大,相關機構不會輕易放下掌控手中已久的這項權力,改革阻力將是空前的。這也正是為何即便勞教制度公開討論十年之久、官方甚至於2011年前後在四地啟動了改革試點,整體改革卻依舊推進緩慢的原因所在。
除了維穩觀念過時、濫用權力的慣性之外,依附在勞教制度上的經濟利益,也不能不被重視。大陸媒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共有勞教場所 310多個,收容勞教人員 31萬多人,並生產著數十種輕工產品。勞教制度停用後,勞教場所員工安置問題和經濟利益分配問題,會是地方很現實的考慮,無疑會成為既得利者阻撓改革的另一潛在動力。
勞教制度的改革能否順利推進,關係到能否體現“法的神聖”、“人的尊嚴”,關係到距離“法治中國”、“平安中國”目標是否又近了一步。
我們期盼:正如2003年實施了21年的“城市收容遣送制度”退出歷史舞台、開啟了“救助管理”時代一般,10年後的2013年也能夠被中國的社會管理史和法治史所銘記;這一年裡,民眾最終能夠如願看到實施了56年的勞教制度“終結”,中國迎來更加人性化、法治化、彰顯公平正義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