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面“霾”伏,中國能否痛定思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7 11:11:46  


 
  1952年12月發生在英國倫敦的“霧都劫難”,先後造成逾萬人死亡,曾震驚世界;1960年代,美國戰後十年的飛速發展也帶來顯著的環境問題,因為濫施農藥、化肥還導致“寂靜的春天”。有媒體直言,今日之中國城市正重複美國走向超級大國道路上犯過的錯誤。

  當年,英國人的痛定思痛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以及一系列空氣污染防控措施,讓“霧都”重現藍天;美國人的及時醒悟開啟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而今,中國也到了痛定思痛的時後,到及時醒悟的時刻:中國不該再重蹈發達國家走過的錯誤道路,應放慢經濟發展的腳步,“等一等”環境保護的推進。對來自外界的監督、批評,不能以國情為借口推擋,而應以民生為尺度改進。

  近年來,中國官方也曾多次提及保護環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久前的中共十八大報告中多次提及生態文明,並把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更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

  而這次中國遭遇的十面“霾”伏,讓這些美麗願景的實現變得更為迫切。官方亟須進行頂層設計,出台系統方案,一方面改善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進行改善和搬遷,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另一方面要轉變觀念,不再以犧牲環境換取GDP的增長,從根本上推動城市發展模式轉變……當然,這將是一場持久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長期堅持並落到實處。同時,這也是一場全民總動員的戰役,需要普通民眾摒棄消費主義的物欲,長期持續地推行低碳生活,節約資源,綠色出行,而不是坐在私家車裡哀嘆空氣污染的嚴重。更重要的是,是從立法的角度,規範環保與防治污染行為,並且嚴格執法,長抓不懈。

  發展如同一座天平,一頭是經濟增長,另一頭是環境保護,只有兩邊的重量相當,才能保證天平不會傾斜,實現可持續發展。但願,一場席捲半個中國的霧霾魔魘可以為環境保護的那頭加上一枚重重的砝碼。在這次痛定思痛之後,是一次次再痛下去,還是迎來轉機,開啟新頁,就看中國是真格應對,還是做表面文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