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再掀官場地震,繼雷政富因不雅視頻被免職兩月後,再有10名黨政幹部、國有企業負責人被免職,原因都系涉及不雅視頻,且背後暗藏著一個以色情利誘官員、秘拍不雅視頻的犯罪團夥。
一夜之間10頂官帽紛紛落下,足見政府反腐肅貪之力度。民眾也在目不暇接的免職聲中,用充滿驚嘆號的表情和黑色幽默式的調侃,表達著對游蕩在制度籠子之外的官員權力的質疑與憂慮。無論是作為對官員個人德行的標注,還是對依法治權制度環境的折射,不雅視頻事件都給我們提供了太多值得剖析的切口。
我們似乎更習慣站在人性與道德的立場,對涉事官員進行貶斥與嘲諷,畢竟在悠久的官僚歷史中,德乃是為官的第一標準。然而,現代法治則更傾向於以人性惡揣測官員,尤其對身負要職的當權者,更是不惜以“最大的惡意”去懷疑,為權力量身定做細密無缺的制度之“籠”,將其好好“圈養”。
如果說在傳統的道德社會裡,德行本身還能構成對權力的一定約束;那麼在現代利益化的市場環境中,對權力的治理就必須由道德自覺過渡到法治規制。問題是,改革開放將權力的行使者推進利益漩渦,卻並未確立起一個真實有效的制度籠子。表面上看,針對官員設計了太多的制度規範,各部門、各行業的準則要求更是數不勝數,但由於缺乏執行的可操作性和剛性,尤其是民主監督機制的式微,很大程度上讓籠子變成了“牛欄關貓”,可供官員規避的漏洞太多。
以被免的官員為例,他們大多是黨政“大腕”或國企“掌門”,且不乏九龍坡區委書記彭智勇這樣“儒雅帥氣”“業績顯赫”“口碑較好”者。可正是這種出乎意料的官員落馬,才更加凸顯出監督乏力下個人偽善的功效。位高權重的“廳座”多是一把手,本身在權力的設計上缺乏制衡,實踐中更沒人監督他們的行為,編織的制度如同不上鎖的籠子,能讓官員隨便出入。而被認為是最有力的上級監督,也在個人魅力型的官僚系統中飄忽不定。據透露,不雅視頻早在2009年就破案,卻被上級封存起來,一些淫亂官員竟還獲得升遷。這足以說明在官場人脈中,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引誘—偷拍—捉奸”,一個如此老套的“仙人跳”,卻讓這麼多官員落入陷阱。我們在對官員怒其不爭的同時,更要懂得治理權力的普遍規律:把權力關進籠子,不僅要設計出更堅固細密的制度體系,還要通過永不懈怠的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將那些游蕩在外的權力“捉”進籠子,上好鎖好好看管起來才放心。(時間:1月26日 來源: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