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探討傳統與現代的文化銜接,深刻把握了現代中國人的矛盾心理;“英語電影三部曲”——《理智與情感》、《冰風暴》、《與魔鬼共騎》,同樣準確抓住了歐美觀眾的文化心理。即便是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的早期作品,亦凸顯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與精神風貌,張揚著導演個人對那片土地的讚美。經典的影片之所以經典,在於影片所傳達的精神不會因文化不同、時空不同而受到影響,關於人性的探討總會打動不同背景的觀眾。
反觀近些年的中國大片,在商業化的路上越走越遠,在技術效果上越來越炫,一切向票房看齊,仿佛不花大價錢就不是好電影一樣。但空洞浮誇的故事,一直是商業大片的軟肋,令其發展模式深藏隱憂。中國的電影總票房日漸看漲,2012年達到170.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18%,不過這其中進口片票房份額就占到52%,國產電影票房首次輸給了進口片,要不是年底幾部喜劇爭氣,國產片會輸得更難看。按照中美就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的協議,中國每年將增加14部美國進口大片,這意味著每個月都有一部大片進來。國產片再不提升品質,早晚會被“玩殘”,票房至上的短視會扼殺電影的文化內涵,僅靠財大氣粗如何面對“狼來了”的局面?
中國電影與奧斯卡確實有很大的距離,中間隔著一個李安,隔著他關注人性、審視命運所走過的長度。
還好,中國的名導演們已經開始反思。經歷了十年商業大片洗禮,在付出了口碑名聲下滑的代價後,如今的張藝謀坦言最渴望“回歸”,希望能夠“安安靜靜、認認真真地拍幾部自己喜歡的題材”。連屢創神話的馮小剛也無法延續票房不敗,感慨“找不到自己”。作為標誌性的人物,他們的轉變或許意味著中國電影業在經歷浮躁的高速發展期之後是時候做出調整了。電影語言沒有文化障礙,李安能講好故事,張藝謀們,同樣也能講好故事,何況他們曾經講得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