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近期中美日韓等國的外交活動可以看出,各國之間的信任與互動在加強,各國的朝鮮問題特使“繞朝鮮”而行,武大偉訪美、戴維斯訪中日韓、克里訪中日韓、朴槿惠訪美……在這些外交活動中朝鮮都是一個焦點話題,但朝鮮已經缺位了。
大國之間的“團結”讓朝鮮失去了“左右逢源”的空間而“左右碰壁”,以至於發生饑荒需要向以牧業和礦業為主的蒙古求援。在過去20年間,中美日韓是援助朝鮮最多的國家,而金正恩的魯莽已經耗盡了這些國家的信任與耐心。中國堅定加入制裁朝鮮的行列使朝鮮失去了關鍵的籌碼,“大國協調”再次發揮了治理的作用,對於日本飯島勛的突訪朝鮮,美韓表達了不滿,擔心由於日本的“拆台”而使制裁朝鮮的陣營瓦解。
金正恩派出心腹訪華可以看作是朝鮮立場軟化的象徵,同樣不容忽視的是,金正恩在過去幾個月中不僅失掉了經濟援助,還把朝韓之間的紐帶開城工業園給關掉了。若是經濟制裁讓金正恩放低了姿態的話,那中國沒有理由解除對朝制裁,因為朝鮮還手握核武器,在崔龍海訪華之前的幾天中,朝鮮連續三天發射了六枚短程導彈,難道是在威懾美國嗎?
“馴服”朝鮮並非是遏制朝鮮,而是讓朝鮮進入國際市場網絡與國際社會,當然,各國在要求朝鮮“無核”的同時,需要給予安全保證,中國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僅僅是朝鮮的發聲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