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體人胡舒立認為,高檔會所的會員,往往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其消費帶有特權色彩且富於私密性。早年福建賴昌星在廈門創辦的紅樓,即為會所腐敗的雛型。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高官腐敗案中,會所腐敗是常見形式。
她分析,王岐山要求紀檢監察官員“自身硬”之後還要繼續“打鐵”,始於紀檢幹部的清理行動,必然地擴展到各級官員,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王岐山提出的“先治標”才開始,不過已經能夠看到希望。但要做到“零持有、零報告”,必須有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才能真正取信於民。
清退會員卡工作存在難度
據《法制日報》昨天報道,高級會所大多有權力背景,但只要清退工作不留死角,從高層權力機關做起,就可能起到實效。如果仍然留下死角,那麼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報道援引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莫紀宏提出,這次“清卡”行動的關鍵在於如何對待不清退,或存有僥幸心理的人。如果從嚴處理,那麼就會有效果,如果網開一面,那麼就可能半途而廢。
報道說,對於這次清退會員卡的反腐效果,仍有很多擔憂之聲。“一些會所的會員卡是不記名的。而且,在會所中,有很多根本不是以官員的名字進行登記的,有些是一些富豪直接把會員卡放在會所,然後由與之相關係的官員進行消費。比如說美容會員卡,就有不同種的優惠措施,價值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
再加上此類卡多屬於聯名使用的‘空卡’就更加‘安全’,使用者只需知道卡號,就可以簽單消費,查起來難度也很大。”
報道引述擔任某會所會籍經理數年的劉小姐說:“清理會員卡的難度,在於高級會員消費並不需要實物卡,認人不認卡,表面上退了實物卡,報出名字或者,人家還認識那張臉,也是可以繼續會員消費的。對於認卡不認人的會員,就更不必退了,反正誰也不知道卡主。即使沒有了會員卡,驗證指紋等等手段也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