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5日電/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包括哥斯大黎加和墨西哥在內的拉美國家。拉丁美洲在中國大陸的外交領域地位不斷提升。
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英明今天在旺報撰文說,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大陸加大了對拉美的外交力道。大陸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曾在2004年及2008年訪問拉美,而大陸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曾於2012年訪問拉美。2009年,中國大陸正式加入美洲開發銀行;習近平在擔任大陸國家副主席期間,也曾於2009年及2011年兩次出訪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
一般外交戰略分析家認為,從大陸國家領導人自21世紀以來不斷訪問拉美,體現大陸挖美國外交“後院”的戰略企圖心。不過,習近平擔任大陸國家主席以來,選擇以上被視為第三世界地區作為其出訪的重點區,透露出大陸的全球戰略企圖心。其一、大陸正式宣告,進入習近平主政階段,大陸已經做好成為全球性大國的準備;其二、大陸希望和全球的發展中國家形成緊密的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強化包括中國大陸及發展中國家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的角色。其三、通過和全球新興經濟體的戰略聯結,提升中國大陸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的地位和話語權。
基本上,要讓世界經濟獲得復甦,有以下三條途徑。其一、修復國際價值鏈,重塑國際金融秩序;其二、通過新一輪技術革命,帶動新的產業鏈,促進新一輪經濟增長;其三、尋找未開發的市場,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生產,促進世界經濟邁向復甦。
第一途徑,囿於發達國家的利益糾葛及害怕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很難形成具體方案,就算形成也很難執行;至於第二種途徑,需要很多配套條件,並非一蹴可及。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其為美國及世界經濟復甦所提的藥方,基本上是第二種途徑。而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計劃,除了希望通過第二種途徑穩住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外,更希望尋找未開發市場,和全球新興經濟體建立緊密的經濟戰略夥伴關係,帶動大陸經濟的另一輪成長。中國大陸的內需潛能,及仍在進行中的城鎮化及工業化的進程,是中國大陸未來另一輪經濟發展的內部引擎;而包括非洲及拉美國家在內的全球新興經濟體則是中國大陸另一輪經濟發展的外部引擎,尤其是全球新興經濟體的城鎮化及工業化,更是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全球經濟復甦及增長的動力所在。
現代文明的成效已在發達經濟體積澱飽和,新的能源和技術面臨種種擴張的瓶頸,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及變量有限;新興經濟體是未來世界經濟復甦的希望所在;但對新興經濟體這個規模上大的投資,不可能依靠新興經濟體本身,而必須從國際市場,輸入資金及技術,實現市場和資金技術的三結合。大陸國家領導人對拉美地區的頻頻訪問,就是想扮演促成這種“三結合”的整合角色,從而奠立大陸在全球經濟復甦及成長的關鍵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