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頂尖人才流失考問中國軟硬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3 15:01:43  


中國新一波移民潮正在湧動。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法國《歐洲時報》6月8日載文《頂尖人才流失考問中國軟硬環境》,摘要如下:

  “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近日的一席話指出了當前國際人才競爭激烈的現實,更掐中了人才們歸屬感缺失的痛處。

  19世紀70年代,當“師夷長技以制夷”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批留學生們心中的理想時,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便注定將其崇高的出發點定格於史册。有了這次“啟蒙”,後來者前僕後繼,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呼喊聲中,具有救亡圖存式的愛國心理一度給仁人志士的歸國夢抹 上了亮色。在1949後的數十年裡,因愛國而生的歸屬感也是海外人才回國理由中的關鍵詞。錢學森等科學家們衝破重重阻撓,為中國建設大業獻力便是鮮明的實例。

  歷史給思維賦予的慣性並不總是具有積極意義。當零星的吃螃蟹者發展成為給海外帶去客觀效益流的群體時,再空談愛國顯得蒼白無力。當此時的歸屬感增添了時代的色彩。經濟水平是否提高,科研環境是否改善,對人才是否尊重,相關體制、法律和政策是否配套……都不得不無意識地使人拿起衡量尺,考慮軟硬件在各自心中的分量。

  在硬環境上,能否讓人才們順利“舒活筋骨”是基本保證。以中國流失人才的接收地——美國為例,該國有世界上最好的研究設施,充足的財政支持獨立研究,高於他國同行的薪水等。人才能量更容易轉化為實際效益,反之,效益的實現則可能大打折扣。

  與美國相比,中國與其差距不小。投入少,相伴隨的是科研條件和研究人員的待遇也較差。近年來,面對差距,中國已提出,到2020年,全面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達到GDP2.5%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