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中國銀行業6月份的“錢荒”年年有,但今年資金緊缺的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 |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法國《歐洲時報》6月28日載文《中國經濟調整不會因“錢荒”轉向》,摘要如下:
面對“錢荒”帶來的衝擊和影響,起初“按兵不動”的中國央行最終還是選擇了“出手相救”,態度的轉變緩解了投資者對“錢荒”的擔憂,也讓一路走跌的中國股市得以喘息。儘管如此,中國經濟最近發生的“戲碼”,仍然讓外界有“驚心動魄”之感,而在諸多爭議與博弈背後,關於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叩問再次成為焦點。
對於向來“不差錢”的中國經濟而言,“錢荒”確實扎眼,由此進行的解讀也呈現出矛盾性:一邊認定這預示著持續減速的中國經濟已進入危機模式;一邊則堅持這是中國經濟轉型需要經歷的重要一步。那麼,孰是孰非呢?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攜手以遏止世界經濟的下行,共通的做法是,將利率推至歷史低點或維持較低點位,實施寬鬆的政策,並不斷向銀行和市場注入數萬億美元、歐元、日元……當時的擔憂是,如果這種做法錯了,會令通貨膨脹抬頭,為下一次金融危機埋下伏筆。4年之後,是非對錯已有基本判斷——儘管復甦仍有雲霧繚繞,但世界經濟即將重新站穩腳跟已成普遍預期。這樣的時刻,“關上貨幣的龍頭”成為各國的重點考量。
必須注意到,中國式“錢荒”以及多國市場的劇烈震蕩,都發生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美國將在明年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之後——誰又能無視或者忽視潛藏其間的“蝴蝶效應”呢?對於中國來說,採取緊縮性舉措也具有必然性: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的信貸投放連年大幅增長,這雖然幫助中國經濟走過危險,但正是這種危、安之間的轉換,讓當前的決策者與他國決策者一樣,需要緊一緊“貨幣的龍頭”——如果說官方“穩健貨幣政策”的表述還略帶含糊,那麼在具有完整經濟歷練的中國新總理李克強口中,“盤活信貸貨幣存量”的表達則非常直白地顯示,決策者們對目前市場的流動性和風險性有相當的了解。
當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同時進行政策調整,並且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時,市場出現一些震蕩實屬正常,也在所難免。短期內雖然會給投資者帶來一些衝擊,但從長遠看有助於世界經濟的再平衡。而事件之所以衍生出如此多“戲劇性”,恐怕在於各國對“在怎樣恰當的時間”進行緊貨幣操作各有判別。當面對銀行“錢荒”、市場恐慌這樣的“突發事件”,中國央行的應對只能是一次短期操作,雖經歷態度變化,但實際操作與此前並無明顯區別,都是比較常規的做法,很難就此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將發生轉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