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網友拍攝的爆炸前的冀中星 |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日本新華僑報》7月30日載文《中國應努力化解“仇官”“仇富”“仇外”心態》,摘要如下:
2013年7月20日,殘疾人冀中星因不公平在首都機場製造爆炸;次日,歌手吳虹飛發表微博稱“我想炸住建委”,被刑事拘留而廣受關注;此前的6月7日,廈門人陳水總製造廈門公交爆炸案,被當場燒死。一系列事件集中爆發,凸顯中國當前憤怒的社會情緒的普遍。仇恨和憤怒的情緒蔓延社會的角角落落,嚴重威脅社會穩定,憤怒的社會情緒急需科學疏通,需要“解壓閥”。
當前中國社會憤怒情緒十分普遍。縱觀當今中國社會,洩憤事件頻發,憤怒的社會情緒可見一斑:醫生被砍、老師被打、記者被圍攻、律師遭暴力,如此種種,不一而足。2012年3月,哈爾濱一家醫院的醫生被砍身亡,憤怒的患者還砍傷了另外三名醫生;2012年的反日遊行中,無辜車輛被砸、被燒,在西安,一位情緒亢奮的示威者把豐田車主砸成重傷;2013年高考中,湖北鐘祥發生了高考監考老師遭圍堵的事件,憤怒的考生及家長認為監考過嚴,影響了學生成績……
“仇官”是仇恨情緒的一個重要指向。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項長期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民眾認為中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是“腐敗”和“貧富分化”。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1 年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稱,群體性怨恨成為當前典型的社會心態。這是仇官和仇富的原因所在。2009年,鄧玉嬌案後,網絡上甚至出現了《烈女鄧玉嬌傳》、《俠女鄧玉嬌傳》和《生女當如鄧玉嬌》等大量讚美她的作品,反映了整個社會的“仇官”心態。近來發生的諸多洩憤事件,背後都與某些地方的某些政府部門有一定聯繫。
“仇富”是仇恨情緒的另一個重要指向。郭美美並不孤獨,炫富者大有人在:有人燒大把人民幣點煙,有局長兒媳微博炫耀15萬元名表、奢侈品一大堆。這是一個“仇富”的時代,並且“仇富”和“仇官”的指向出現同質化趨勢。陝西神木“房姐”有富人和銀行官員的雙重身份;李天一無證駕寶馬並打人,遭網民討伐,其父李雙江有明顯的官方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