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出雲”號航母艦首同時懸掛日本國旗和“旭日旗”。 |
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日本新華僑報》8月7日載文《領土爭端加速日中軍備競賽值得警惕》,摘要如下:
就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服役下水後不久,日本最新型“准航母”也在8月6日下水,中日兩國圍繞航母的軍備競賽意味加重。同時,安倍推動“菱形外交聯盟”圍堵中國的,就在安倍訪問東南亞後不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東南亞4國。中日兩國在軍事、外交等方面針鋒相對的競爭式行為越來越多。
圍繞釣魚島領土爭端,尤其是2010年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和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事件以來,兩國關係降至冰點,雙方官方和民間的多種交流活動被取消。釣魚島領土爭端的背後,其實是中日兩國國力排序調整時期中日兩國民眾心態的再調:日本民眾還不適應“中國強於日本”的事實,而中國民眾則理所當然地認為中日關係已經回歸到千年來“中強日弱”的常態。
釣魚島領土爭端給中日都來帶挑戰和機遇,雙方都有得失。釣魚島爭端讓大陸、台灣和香港各方找到了更大的共同利益範圍,開始更多地攜手應對日本。在“九一八”紀念日前後,爆發抗議遊行的不僅北京、沈陽等大陸城市,在台灣和香港也爆發了抗議遊行。釣魚島領土爭端喚醒了大陸、台灣和香港各地的民眾對於日本侵華歷史的痛楚記憶,開始表現出更多的團結和“一致對外”,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
釣魚島領土爭端讓中國人支持發展軍事,日本也找到“強軍的理由”,並揚言要建設“國防軍”,雙方軍備競賽的意味加重。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其軍費增長的速度也很快。日本媒體經常報道“中國軍費多年兩位數增長”,成為支撐“中國威脅論”的重要論據。在中國國內,之前也有人對高額軍費開支持有異議,認為在強軍之前應優先解決貧困等民生問題。釣魚島領土爭端無疑給中日雙方建設強大軍隊提供了“合理的理由”。與日本不同的是,中國在發展軍事方面並無歷史包袱,而日本則受憲法的極大制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