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相較於上半年透過頻繁的正回購(附買回交易)與發行央票吸收市場過剩流動性,中國人民銀行最近重啟已停止近六個月的逆回購操作(附賣回交易),在流動性難稱緊俏的情勢下,一周內連續三次釋出資金。由於第二季經濟成長率降溫至7.5%,此舉引發市場聯想:人行貨幣政策是否從上半年的中性偏緊轉為寬鬆?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對此觀察時,首先需考量的是,按中國大陸施政慣性,當經濟成長步伐放緩且通貨膨脹率不高時,貨幣政策常轉趨寬鬆。其次,近期發改委發言表示,下半年中國除落實穩健貨幣政策外,還需保持適度充裕的流動性,暗示將不致再度發生銀行間資金緊俏的狀況。第三,人行6月下旬曾指出,目前中國全部金融機構償債備付金(可用於還本付息的資金)約為1.5兆元,一般該備付金保持在六、七千億元左右即可滿足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顯示金融體系流動性相當充裕,人行尚缺充分動機讓貨幣政策由緊轉鬆。第四,今年上半年人行持續於市場回收過剩流動性,若貨幣政策於下半年轉向,政策一致性將受質疑。
綜合上述因素,與其將近期人行的作為及發改委的談話詮釋為貨幣政策的轉為寬鬆,不如朝向人行透過“錢荒”事件引導銀行資金回到正軌的目的已達成,而不需再讓貨幣市場維持緊俏的情況來思考。此外,若經濟成長率可保持在7.5%上下,下半年人行將較可能施行中性的貨幣政策,讓中國在穩定的政策目標下進行結構改革。人行在《2013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已表達該立場,即下一階段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協調性,同時會適時適度地進行“預調微調”。易言之,近期逆回購操作,本質上應只是人行欲保持整體流動性平穩,貨幣政策基調尚不宜解讀成轉向寬鬆。
從中國金融改革的角度來看,6月的“錢荒”事件應該只是其漫長過程的序曲。質言之,近年中國金融體系的運作已逐漸脫離實體經濟所需,為提振經濟成長所釋放的資金並未真正進入實質需求中,而是在金融體系內部不斷透過槓桿投資與借短貸長進行套利。具有融資優勢的國有企業以及部分上市公司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得資金,並透過委託貸款等方式進行套利,導致近期融資規模重複計算問題嚴重,社會融資總量虛增。金融機構之所以熱中於業外項目,暗示資金持有者認為從事投機業務易獲得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形成大量資金透過直接融資管道流入地方融資平台與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因此,6月觸發的“錢荒”事件,可視為人行希望藉此導正資金流向與運用效率問題,避免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
進一步檢視“錢荒”事件的意涵,在消極層次方面,人行希望銀行業者未來除需逐漸淡化慣性金援的預期外,對資金配置與運用亦需更加謹慎。部分小型銀行在歷經此次“錢荒”風波後,亦意識到未來中國將採選擇性的扶持銀行發展,自身若不積極充實資本適足率、提高風險承受力,今後在自由化過程中將面臨被淘汰風險。換言之,歷經新思維洗禮後,下半年銀行貸放將趨於謹慎,理財商品規模擴張速度將持續放緩,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亦將有所節制,有利於結構調整與改革的持續進行。人行因而不需再透過緊縮貨幣市場流動性的方式,引導金融業在經營上做出轉變,貨幣政策的操作思維亦轉為維持貨幣數量的穩定。
在積極層面方面,“錢荒”事件後,習近平與李克強同時疾呼,要“盤活存量、用好增量、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使現有資產活化,必須充分運用資本市場價格發現的基本功能,必要條件之一即是利率自由化。另,以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資產的重要前提為,保持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主因在於,依目前體制唯有積極管理流動性,節制其成長速度,金融機構和企業才有動機進行存量調整,控管貸放資金成長,杜絕透過借新還舊來維持債務存量。
“用好增量”的目標指向銀行體系資金能否加速流動與增加價值,其成功的關鍵在於資金貸放是否符合中國產業、財政、貨幣貸放及金融監理的需要。若能進一步改善資金配置與運用效率,新興產業與具備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將可獲得足夠的融資,取得優良的經營績效,進而產生的較高利潤空間,可以有效降低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形成金融與產業相互支持的正向循環。
基此,中國勢將金融市場化改革著力點,置於進一步加強銀行體系改革及公司治理,建立合法妥適的存放款關係,提高金融機構資源配置效率。此外,穩步推動利率自由化改革,進一步發揮Shibor在市場化金融商品中的應用,健全中長期殖利率曲線,為金融產品定價提供有效基準參考,從而加快資本市場的自由化、法治化及國際化,凡此皆為未來金融改革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