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呼聲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有道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部分緣於借款者難以償付債務。這通常是降息的理由——但在中國情況並非如此。中國仍然過度依賴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因為過去大量投資都流向了不產生效益的項目,因此多年以來債務規模增速一直快於償債能力增速,這一趨勢現已發展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
這正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中國政府縮小名義經濟增長率與名義貸款利率差距的速度越快,現有的借款者就越痛苦,特別是那些最不負責任的、一直依賴隱性補貼的借款者。但中國政府行動速度越慢,中國已然過度膨脹的資產負債表上新增的債務就會越多(這種情況在那些效率最低下的借款者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未來的調整過程也將越痛苦。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顯示出了巨大的克制力。有傳言稱,如今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在2012年曾強烈反對下調貸款利率,即便當時的物價增速已顯著放緩。此外,在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以及市場對通脹的擔憂進一步減弱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繼續拒絕降息,這也令人意外。中國政府拒不響應市場降息呼聲的時間越久,中國就越難維持7%的經濟增速,中國的GDP增速也幾乎肯定會進一步下降。然而,抵制誘惑讓中國政府能夠迫使經濟更快實現轉型、縮小最終必須面對的整體債務以及無效益投資的規模。
同樣重要的是,消除從家庭儲戶向借款者的隱性財富轉移,有助於促進家庭收入在產出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依然實現增長。此舉能使中國更快地在消費與投資之間實現良性平衡,同時防止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普通家庭的收入。換句話說,降息將損害家庭部門的利益、並增加不良債務,而不降息則將損害精英階層利益、並導致經濟增長在短期內放緩。
中國政府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必須以下兩者之間二選一:防止經濟增長在短期內進一步放緩、與加速經濟增長模式在中期內實現健康轉型。中國明年如何應對利率壓力,將是李克強總理如何處理政治難題的一個重要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