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光明日報》10月21日第13版發表了署名黃大昉的評論文章:《科學理性:學術爭論的底線》,以下為文章的詳細內容。
古往今來,一切科學技術的發展道路都不平坦,除了無盡的求索、艱辛的實踐、理性的學術爭論和廣泛的科學傳播之外,也不乏對科學理念的堅守和對反科學思潮的批判。
現代反科學思潮溯源
上世紀中葉開始的新技術革命對於人類文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對科學技術的謬用、誤用以及經濟無節制的發展,也對社會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
西方科技與經濟發展較早,對科學與社會關係問題的關注尤為強烈,由此促進了科學哲學領域的開拓和交叉學科——科學技術社會學(STS)的興起。之後,歐美國家曾有一批學者認為,現代社會中的許多問題,如戰爭動亂、精神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都是科學惹的禍;科學已淪為“與政治共謀的權利、依靠金錢運轉的遊戲、聽命於財團的工具和破壞自然的元兇”。其中,最為極端的反科學觀點發源於歐洲的愛丁堡學派,稱作科學知識社會學(SSK,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Knowledge)。他們全盤否定科學研究內在的客觀性和合理性,認為是各種社會因素,尤其是社會利益決定了科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把利益看作科學家從事研究活動的自然動因和各方爭論的內在理由(即所謂“社會建構論”和“利益驅動論”);他們渲染科學發展的“恐怖”,聲稱現代科學是西方帝國主義統治東方陰謀的延續(即所謂“陰謀論”),主張清除“後殖民主義”;他們鼓吹以“生態主義”抵制所謂科學的“工具主義”,主張人類應回歸自然狀態;他們反對核能利用、反對轉基因、甚至反對一切工業文明。
針對這類反科學思潮,許多自然科學家,包括後來不少科學哲學學者都予以有力反擊,從而在上世紀90年代觸發了一場反對科學和捍衛科學的“科學大戰”。捍衛科學的學者認為,科學知識的基本特點不容詆毀,即客觀性、普遍性和構造性。客觀性,就是可檢驗性,可重複性;普遍性,就是非地方性,無國界性;構造性,指的是科學知識具有邏輯性、精確性。他們認為科學技術是中性的,本身無所謂好與壞,關鍵在於是否正確加以利用。他們支持研究科學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但強調在摒棄技術萬能的“唯科學主義”、克服科學發展過程中某些弊端的同時,決不能否定科學發展的必要性,如果任憑反科學思潮自由氾濫,則將給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帶來災難性後果。
環顧世界,重視和推進科學發展,仍是當今許多國家思想觀念的主流與政策制定的依據。然而,“科學大戰”的硝煙並未散盡,出人意料的是西方反科學思潮十餘年後竟在東方死灰復燃,近年我國社會上圍繞轉基因技術問題出現的某種亂象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