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由陸向海”戰略面臨三個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8 09:59:39  


 
  2012年9月中國第一艘航母交付使用,引起周邊國家的廣泛關注,2013年4月中國海軍副總參謀長宋學表示中國將不止擁有一艘航母,未來會建造更大的航母。美國軍方的評估認為,中國航母不會被用於與美國一較高下,而是改變了周邊海軍力量平衡。 

  日本和印度一東一西,似乎在框定中國海權發展的空間限度。 釣魚島的爭端經久難解,與“冷戰”時期形成的“第一島鏈”情結不無關係。在世界海戰史上,只有美國與日本進行過航母對決戰,雖然日本因戰敗而不能有國防軍,但是日本海上自衛隊依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日本一直尋求與東南亞國家的海上合作。而印度近期宣布退出美日印三邊海上軍演,避免刺激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印度會默認中國海權的發展,因為印度對海權也抱有深深的興趣。未來中國海權發展的主要方向還是在印度洋,因為中國經濟與戰略正在“向西看”,從新一屆中國外交團隊的出訪路線便可窺一斑。向西看無非陸上與海上兩途:“絲綢之路”的歷史遺跡是中國走向歐亞大陸的路標;而從海洋進入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必經印度洋。可以預見,隨著中印兩國的發展,在印度洋上將會有更多的交集,如何彼此理解與合作是個問題。 

  在日印中間的南海最近也是麻煩不斷。中國新外長王毅首秀,便選擇了南海周邊的東南亞四國,足見南海問題的緊迫性。從長遠來講,中國終歸成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兩洋國家”,而南海是勾連兩洋的咽喉要道,菲律賓和越南成為中國在南海的“瓶頸”。 

  主權國家觀念被西方殖民者引入亞洲之後便成為地區秩序裂變的催化劑,民族主義情緒更是將領土紛爭變得不可妥協。在絕對主權觀念之下,領海的紛爭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困局。從黃岩島到仁愛礁,南海地區的歷史邊界、法理邊界與實控邊界交叠在一起。如果先理清邊界,再重建秩序,或許百年都不夠。南海地區面臨的問題還是一個由破碎地緣政治結構與制度缺失造成治理難題。 

  從朝鮮半島到印度這一由陸向海的邊緣地帶分屬不同的地緣政治系統,從而使中國海權發展面臨著一個破碎的地緣政治環境,區域性的安全秩序缺失。冷戰期間,美國雖然想建立亞洲版的北約,但未能如願,只是通過不同的多邊或雙邊軍事同盟建立了一個以美國為軸心的聯盟體系,美國的盟友之間未必是朋友,如日韓。換言之,在歐亞大陸向海洋延伸的過渡區域一直處於破碎之中,美國也沒有整合的能力與意願,給中國帶來的挑戰就是崛起的中國海權面對的是一個如蛛網一樣的海洋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