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三中全會之後 香港經濟大有可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21 01:04:46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記者 廖梓達分析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已閉幕一周,會後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透露強烈改革信號。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將市場提升至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及擴大金融市場對內外開放等內容為香港投來積極利好訊息;而在加快自貿區建設的論述部份,《決定》也附注擴大對港澳台地區開放合作的內容,預計將為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合作提供廣闊空間。

  在“十二五”規劃中,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以及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及明確。而三中全會的《決定》亦再次提到擴大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開放合作,彰顯中央對香港戰略地位的高度重視及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積極影響。因此,香港如何配合內地新一輪改革契機,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拓寬與內地的經貿合作,加快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繼續發揮金融業與國際兼容接軌的天然優勢,對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內地金融業放開 香港產業迎新契機

  從《決定》內容來看,金融業預計將是未來開放力度最大的領域。在《決定》關於“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表述中,包括“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涉及領域包括股票、債券、保險及銀行等,也提及“鼓勵金融創新”,這為香港金融業進一步進入和融入內地市場創造了優質條件和巨大商機。

  自1978年國家實施改革開放以來,香港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尤其在金融服務方面,香港是內地企業的主要融資平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753家內地企業在港交所上市,累計集資金額逾3.5萬億港元。同時,隨著近年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的快速發展,港商在內地的投資亦穩步提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內地累計實際使用港資6500億美元,佔內地累計境外投資總額的47%。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出席一次公開活動時表示,香港應該順應國家需要,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香港在金融、專業服務、物流業及社會管理等產業中具有獨到優勢,其中,尤以金融業為甚。作為國家眾多城市中最開放、最國際化,也是最有規範、最有規模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業可以在國家關鍵性的金融改革和開放中發揮積極的配合與促進作用。

  香港金融發展局在近日發表的《內地金融業的發展、改革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提升》研究報告中指出,應以“依託內地、面向全球”為方針,將本港金融業塑造為內地與國際資本流動、交易、金融服務的平台。報告亦建議,“香港金融業應將內地實體經濟作為其重要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資本市場融資、債券市場融資等,同時應拓展進入內地市場的廣度和深度,為內地實體經濟提供服務。”

  市場開放促流通 “國退民進”利港企

  內地資源豐富、空間廣闊,進入內地市場後,港企能夠跳出7百萬人口的市場,直接面對13億人口的大市場。但是,兩地市場仍然存在許多明顯差異。相較而言,香港市場經濟更為成熟,配套規則也更為公平開放,而內地市場受到政府行政干預的影響,企業發展的自由度相對較低,在內地的港企時常在理解和應對地方政策時碰壁。如今,三中全會的《決定》已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從“基礎性作用”升級為“決定性作用”,幾個字的表述改變卻代表著政府進一步向市場放權的態度,意味著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將會減少,不同市場主體漸將平等競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