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訪華期間,空識區問題更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拜登與習近平在中國4日稍早時的閉門會談中談及了中國防空識別區議題,但兩人在隨後的公開會談中均未提及。反倒是提及拜登表態願意擴大合作和溝通,推進美中新型大國關係。媒體報道,拜登在會談中並未提及讓中方撤銷東海防空識別區,同時表示希望中國不要劃設新的防空識別區。這是否表示,東海防空識別區已成新的“現狀”,美方將“默認”?有論者稱,這是中國取的一項政治性勝利,我們更願意在前面加上“階段性”三個字。
回顧空識區問題的各方博弈,可以得出幾點結論:第一,中國主動出招;長期以來,在外交問題上,都是美國出招,中國應對。如今,隨著中國國力發展,政治與外交的成熟,已經到了主動出招的階段。空識區就是一個例子。相信今後中國還會有更多的招數,維護國家的主權。第二,設立空識區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設立空識區是國際慣例,美日都有設立,中國並沒有出格之處。這是在向中日之間的爭議地區和爭議海區顯示存在,也是對這些地區存在的所謂“日本管轄權”進行挑戰。同時也說明,中國空軍已經具備了在東海廣大的空域實施管控的能力。這是中國出招的底氣所在。第三,出招如何減少震動也是一項學問。如對民間更清楚說明,不要把空識區有意無意等同於領空或領空的延伸區,不必要地提高民眾的期待值,不鼓勵任何憤青情緒和行為。對於反制行動,也要放眼長遠,不要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畢竟,空識區問題與主權問題不能等同。對外溝通上,也應更多地做好事先的溝通協調,尤其是與友好國家的協調,以減少震動。
最後,中國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在空識區問題上,美中日三方的角力和博弈還將長期存在,並且可能因為中國的日益強大變得更加複雜。美方約束日本,並不等於站在中方一邊。因為美日關係與美中關係的性質是不同的。同時,美方還有許多可以運用的籌碼,中國只能見招拆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