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幾個月前就宣布,必須改革經濟結構,把依賴出口調整到依賴國內市場。這一過程將導致年經濟增長率降至僅有3%至4%,在有序的改革進程中經常項目盈餘也會減少。如果改革不快速有序地進行,就不排除出現顛覆性調整過程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經常項目盈餘在短期內甚至會增加,因為經濟增長比儲蓄下降更快。
另一個問題是,中國如何對待流往國外的資本。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用外匯儲備購買了很多美國國債、歐洲國債、甚至是日本國債。但中國企業最近被鼓勵直接到外國投資。後果從外匯儲備的構成中就可以看出——美元份額一直在下降。購買不動產而非債券的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佩蒂斯說,這將有利於世界,畢竟中國購買債券扭曲了美國和歐洲的貨幣框架條件。這兩種效應合在一起就像“美聯儲削減債券購買量”那樣,會抑制全球流動性泛濫,降低風險溢價,並提高到美國和歐洲投資的意願。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流動性供應減少很可能導致嚴重依賴出口原材料的國家面臨更多競爭。
近日出現的貨幣動蕩就能說明這一點。很多新興工業國家在過去幾年的原材料狂熱中建立了過多的產能,這導致結構失衡並過於依賴對中國的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