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至右為本屆柏林電影節的三部中國參賽影片《白日焰火》、《推拿》和《無人區》的電影海報。(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德國《明鏡》周刊網站2月15日載文《最好的西部片來自東方》,摘要如下:
在柏林電影節上,中國電影令人印象深刻地展現了如何將類型片與社會政治評論結合在一起。這一代中國導演非常令人期待。
按照老說法,中國的電影創作可以用兩個極端來定義:風格簡明、有時節奏快得歇斯底里的功夫電影必然來自香港;內地則出現了以陳凱歌、張藝謀或婁燁為代表的所謂第五代和第六代中國導演的社會批判性影片。
被選中參加2014年柏林電影節的中國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
在柏林,可以看到中國電影人如何將類型片的敘述元素融入新的導演策略當中——或者看到寧浩如何在其參賽影片《無人區》中,將這種敘述的社會文化的潛台詞投射到本國的環境當中。一名來自大城市的律師在新疆荒漠中的冒險之旅不乏笑點與刺激,但也象徵了一個國家的嚴重分化:迅速的發展不僅造就了城市中的失敗者,也令整個偏遠地區被忽略,並在傲慢的城市人眼中變成了充滿敵意的、上演怪異故事的地方。
與寧浩不同,刁亦男在《白日焰火》中對控制效果沒什麼興趣。他將類型片的結構嵌入到了一種藝術電影的態度當中。
婁燁在《推拿》中展示了別樣意義的“身體電影”。
中國似乎正在產生一代導演,他們熟悉類型片的典範,並正在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新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