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的領域,“見達賴”也使歐洲領導人感到得不償失。
2008年,法國總統薩科奇本欲以“西藏人權問題”杯葛北京奧運,結果還是去了。但回法後立即籌備“見達賴”。儘管他是以見諾獎獲得者名義在波蘭見的達賴,但仍然承受不住中方反彈所造成的經貿損失。最後法方不但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加上了一句“拒絕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獨立”,才算過關。誰都知道,“任何形式”當然也包括了達賴的“大藏區”。
而英國首相卡梅倫因會見達賴而產生的“苦果”恐怕不只他自己心知肚明,全世界也看得真切。
所以,在西方集體反思“見達賴”的害處之際,奧巴馬在與中國建立“全面新型大國關係”的當口,故伎重演,也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意外”之處。
但是,毋庸諱言:自世界金融與經濟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逆勢崛起,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兩強關係”漸漸凸顯。對此,美國很不自在也可以理解。美國需要全面圍堵中國,以遏制中國持續崛起。這表現於“回歸亞太”,“南海攪局”與在對待中日釣魚島之爭拉偏架。奧巴馬在國內民意低,身處最後任期的情況下,重打達賴牌敲打中國,也完全合乎他的邏輯。
問題的關鍵是,他在與習近平共同承諾“關切彼此核心利益”之後,他將見達賴裝點的“非正式”氣氛,他“不支持藏獨”支持“中間路線”的表示,他關於“人權”的表態,是以“變相支持藏獨”的姿態,又一次違背了這一承諾,從而損害了“新型大國關係”。
美國如果實在想不通“見達賴”為何就是干涉中國內政,就是損害中國主權,可以做換位思考。
如果中國因為不贊成美國大規模竊聽他國以及本國民眾的做法,認為美國不讓斯諾登回國的做法有損人權,習主席就決定在中南海“地圖室”會見他,並稱並不支持他違反美國法律,只是支持他反對竊聽的“中間路線”,奧巴馬先生做何感想?
顯然,為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雙方就不能打這樣的“臭牌”。
從奧巴馬取消與依法收留斯諾登(並未見他)的普京會見,並杯葛索契奧運,足見奧巴馬對自己“核心利益”的關切,對別人碰這塊奶酪的憤怒。所以,如果此次習近平取消與奧巴馬在3月底荷蘭“核安全峰會”上的會見,奧巴馬也應該“理解”。果真如此,對朝鮮、伊朗擁核忐忑不已,急需中國支持的美國,是否“核心利益”有所損折?而兩個大國關係受挫,是否傷及的不僅是中國,也有美國的利益?
如此看來,奧巴馬見達賴之舉,從美國利益考量也屬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