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現階段,中美戰略利益難以調和,這種智慧、管理和意志的對抗方式幾乎是處理兩國矛盾的最好選擇。
這種技術含量頗高的對抗需要一系列條件來保證其運轉,中美兩國直接的交流,尤其是軍事交流,成為必不可少的內容。缺少了這種直接交流,雙方無法以更直接的信息來把握對方意圖,“雙輸”結局就很可能替代“零合”結果或現在的“兩層皮”狀態。
也就是出於對戰略大局的掌控及因此而產生的軍事交流需要,兩軍在對抗同時一直謀求建立溝通與合作。雙方正在磋商建立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和公海海域海空軍事安全行為準則兩個互信機制。這些顯然是在出現了南海撞船等突發事件之後兩國對關鍵軍事信息進行互通所拿出的舉措,目的恰恰是減少誤判,讓兩國兩軍對抗關係始終保持在可控、無害的範圍之內,保證雙方用上述所言的低烈度對抗共同承擔亞太和平責任。
如果說上述兩大機制尚在磋商階段,此次哈格爾登上中國航母“遼寧艦”則成為頗具戰略意義的一次兩軍交流內容。儘管“遼寧艦”尚未形成實質戰鬥力,但讓美國核心軍事政要登上中國未來海權伸張核心力量領域來參觀,其標誌著中方願在軍事領域提高透明度,讓美方更多了解中國軍隊。此中未必包含太多戰術意義,但中方展現的交流誠意毫無疑問有利於上述和平責任的鞏固。
中美兩國元首已同意建立“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兩軍的互通毫無疑問是基礎。從這次哈格爾訪問來看,儘管硬話不少,但兩軍毫無疑問是在朝著兩國元首設定的目標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