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實踐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動力,正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中國在經歷了1840年以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後的曲折探索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更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人們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在實踐中不斷改變中國實際,在實踐中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的內在結合,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一、當前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執政考驗
當前,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中國共產黨如何建設成為一個卓越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如何實現和確保黨的長期執政;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黨在執政興國的偉大實踐中確立執政意識、鞏固執政地位、提高執政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回答了三大問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三大問題都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執政興國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共產黨自身在改革開放實踐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轉變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一個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轉變為一個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已經完成了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歷史性轉變,因此,長期執政、長治久安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前使命。這同時也標誌著我們黨的執政條件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對外全面開放的條件使得黨的執政同時伴隨著來自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考驗、新課題和新風險。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過程中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政治上,人民群眾政治參與需求旺盛與政治參與的渠道不暢並存,導致政治參與失序。經濟上,市場經濟體制無法有效制約權力同資本的聯盟,中央宏觀調控無法令行禁止,中央文件和政令不能暢通。文化上,各種思潮交互碰撞,主流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亟待加強;一些黨的幹部理想信念動搖。社會上,各種社會利益錯綜複雜,相互糾葛;黨面臨社會管控危機,群體性事件屢有發生,此起彼伏;社會信任危機頻現,社會日益脆化和碎片化。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考驗著我們黨的執政能力,也對我們黨的執政合法性提出了挑戰。因此,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中國共產黨如何建設成為一個卓越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如何實現和確保黨的長期執政,如何鞏固黨的執政合法性。
應對黨所面臨的執政考驗,實現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長期執政的歷史使命,必須依靠實踐和理論的統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告訴我們,越是教條主義盛行的時候,越是需要實踐和道路;越是經驗主義泛濫的時候,越是需要理論和旗幟。實踐和理論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抵制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實踐和理論的結合的產物就是社會主義實踐觀,它既是過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合理總結,也是未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方向。鍛造一個經得起長期執政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前使命和重大課題,也是社會主義實踐觀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科學理解社會主義實踐觀
科學實踐觀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理解為合乎規律的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把改造自然和社會的社會實踐看作是永無止境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從而使我們的思想和理論不斷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從而實現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歷史的具體的統一。社會主義實踐觀是科學實踐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踐中的理論表達。所謂社會主義實踐觀,是從理論的高度總結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實踐經驗,將中國共產黨在執政興國、治國理政中的一系列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並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社會主義實踐觀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理論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