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新歐路綫示意圖 |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西班牙《國家報》5月1日載文《“新絲綢之路”振興德工業老城》,摘要如下:
每周都有3列長達650米的“渝新歐列車”從中國重慶出發,穿過6個國家,裝載著50多個集裝箱,抵達1萬多公里外的德國工業心臟杜伊斯堡。“渝新歐線”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之一。“渝新歐列車”的主要任務並非將德國人送回家,而是將iPhone手機、惠普電腦和宏碁零部件運往歐洲。
作為線路終點,杜伊斯堡雖然陷入了經濟衰退,但卻通過這條鐵路展現出適應現代經濟的能力。“渝新歐列車”從中國出發,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將貨物運往德國的杜伊斯堡。半個世紀前,這裡曾是德國最富裕的地方,但卻在後來接連遭受重創。
現在杜伊斯堡的失業率高達14%,與德國全國6.8%的平均失業率形成鮮明對比。
杜伊斯堡是德國最大的河港,魯爾河和萊茵河這兩條承載著德國歷史與文明的河流在這裡交匯。二戰幾乎徹底摧毀了杜伊斯堡的工業。雖然戰後逐漸復甦,但是全球化和工業結構問題導致杜伊斯堡的國際競爭力明顯下降。上世紀80年代當地的鋼鐵企業紛紛倒閉,只留下大批失業的工人。高企的失業率催生了愈演愈烈的抗議浪潮,杜伊斯堡陷入了動蕩與不安。
20年後,杜伊斯堡憑借頑強的適應能力,成為德國的重要鐵路樞紐。新興企業帶來了就業崗位,幫助杜伊斯堡緩解了嚴重的就業問題。現在物流運輸業代替了老舊的重工業,為杜伊斯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3月訪問杜伊斯堡,給這座工業老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消息。
持樂觀態度的人認為,習近平此舉說明德國已經擺脫上世紀末那段競爭力低下、經濟發展緩慢的不堪回首的過去,成為歐洲無可匹敵的經濟強國。但是也有批評人士強調,杜伊斯堡距離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富裕程度和就業水平還有很遠的距離。
現在杜伊斯堡仍舊和那些已經喪失了重要地位的工業領域斷不開關係。雖然成為交通樞紐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成就,但是杜伊斯堡依然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