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儘管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最大的出口國,但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仍然有限。中國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推高了中國貿易額中以人民幣結算的那部分所占的比例。儘管如此,該比例似乎達到了一個瓶頸,停滯在14%左右。在國際支付體系中,很難看到人民幣的身影。
倫敦別無選擇,只能參與中國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否則,倫敦就會在世界經濟重心持續東移之際,錯過一波只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的趨勢。但參與的結果是,倫敦金融城只能按照中國當局的金融與貨幣改革決定設定的節奏走。不過,雖然中國政府依然坐在駕駛席上,但它流露出了新的意願,欲開放中國的金融業,向外界的參與和監督敞開大門。
中國當局的謹慎可以理解。即便是小步邁向開放,也可能催生出要求加快開放步伐的、難以抵擋的壓力。過早開放資本賬戶可能會釋放出有害的金融流動,破壞中國經濟的穩定。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上月警告稱,即便是取消當前的管理限制措施,也會出台新的“宏觀審慎”措施來監管資本流動。倫敦金融城的金融家應該注意這一點。他們的前輩可以放開手腳發展歐洲美元市場。但現在的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對人民幣交易的管理將會謹慎得多。(作者保拉•蘇巴基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