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軟件業是印度與中國競爭最具優勢的產業。圖為印度信息技術巨頭維布絡公司外景。 |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印度與它的鄰國中國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明顯差異。考慮到兩國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的差異,印度的經濟增長看起來或許比中國的慢一些,但是對此的密切考證將揭示真相。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8月6日載文《中國請小心:印度經濟可能擁有更光明的未來》,文章說,2014年,印度GDP增長率將放慢至5%以下,遠低於投資者和分析師們的期望值。與此同時,中國在2014年第二季度實現了超過7.5%的增長率—如果你相信官方統計數字的話。不過,印度經濟增長的質量可以說更勝一籌。
諾貝爾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學和哲學教授阿馬蒂亞•森把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異歸咎於兩國之間的巨大差異,他指出問題在於“必要公共服務的提供上—這種不足降低了生活水準,對經濟增長造成長期拖累”。但與其他許多經濟學家一樣,森對北京統治者所發布的不可思議的經濟統計數字給予了太多的信任—北京的統治者把政治穩定看得比經濟自由更為重要。
為《福布斯》雜志撰稿的資深亞洲問題觀察家詹姆斯•格魯伯聲稱,在實際的經濟增長方面,印度將很快超過中國。他寫道:
稍稍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中國在與印度的經濟前景比較中似乎占不到什麼便宜。首先,中國GDP增長率放慢的程度極有可能遠遠超過政府發布的欺騙性數字。第二,考慮到之前的信貸急速發展,中國的信貸緊縮幾乎將肯定會延續數年而非幾個月。第三,中國近期的經濟改革將拖累經濟增長,這一點可能已通過打擊腐敗及其對零售消費的影響表現了出來。
中印對比的關鍵點之一是,中國是一個受到高度管控的社會,市場力量在國家經濟生活中幾乎不起作用,印度則是一個混沌而混亂的民主國家,動亂是其社會構造的常規特征—但人們對此坦然接受。另一方面,中國的統治者卻擔心社會動蕩。
中國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取決於政府開支和負債的函數,但印度的經濟實際上擁有一種基本上自由的市場活力,它更接近於美國和歐洲的民主市場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