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大壩,美軍對大壩附近的ISIS目標發動空襲後騰起的黑煙從遠處清晰可見。 |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就中東地區當前亂哄哄的局面來說,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點是,一個可以說有可能損失最大的國家卻在袖手旁觀。
英國《金融時報》8月19日載文《中國該不該參與中東維穩?》,文章說,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大國苦苦思索它們應不應該——以及如何——進行幹預以阻止伊拉克解體的同時,中國卻缺席了,盡管中國對伊拉克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中國對原油及原油產品的進口依賴目前達到每日800萬桶的水平,而且還在逐步增加。據國際能源機構(IEA)最新估計,到2030年,中國日進口原油數量可能在1100萬桶以上。這還是建立在中國經濟溫和增長,提高能效並在某些行業用其他能源替代石油的樂觀假設基礎之上。如果中國不能提高本國石油產量,進口量還可能更高。
世界上唯一有可能提供此類產量增加的國家是伊拉克,中國大舉投資於伊拉克南部巴士拉(Basra)附近的魯邁拉(Rumaila)和西古爾納(West Qurna)等油田的開發也絕非偶然。根據伊拉克政府自己發布的數據,中國是該國石油行業最大的外國投資者。隨著美國石油消費和進口需求下降,能源安全已成為中國人的問題。
時機至關重要。石油不會立即短缺,這就是過去一個月布倫特原油持續下跌至每桶103美元的原因。許多公司預計油價將在數周內跌至每桶100美元之下。價格不確定性加大了推遲新資本投資以提高短期回報的壓力。大多數石油巨頭和許多獨立石油公司今年都在削減資本支出。中東地區和北非似乎進入了一個持續內部衝突的時期,它們看起來不是什麼投資好去處。大多數石油高管也許說不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個教派的區別,但他們看得出安全風險,在阿爾及利亞因阿邁納斯(In Amenas)天然氣加工廠遇襲後,他們知道石油和天然氣裝置以及他們的員工是很容易被捲入國內衝突。
中國人的問題在於,距2030年只有15年了——在這個時間範圍內,油田開發應該進入設計和規劃階段了。如果伊拉克的大規模開發項目被延遲,他們將面臨一些艱難的選擇。
第一個選項是嚴格控制汽車數量和使用來降低需求。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有效實施此類限制的國家之一,但這些限制仍會打破圍繞個人經濟自由和生活水平不斷上升的微妙平衡,這種平衡曾讓中國政府在沒有遭遇任何重大政治挑戰的情況下保持了30年的增長。回歸配給文化可能非常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