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破解改革兩難,中國漸入佳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5 08:38:50


資料圖:游客在深圳參觀鄧小平畫像。
  中評社香港8月25日電/此刻的中國,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在高調紀念一位中共元老級人物——8月22日是被譽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日子,紀念日前兩天,中共中央舉辦高規格座談會,提前對這樣一位改變中國命運的領導人進行紀念,七常委悉數出席,現任中共頭號領導人習近平發表近萬字篇幅的講話,回顧鄧小平功勛並寄語全黨。而在地方各式紀念活動更是不勝枚舉,網路上“如果沒有鄧小平,我們會怎樣”的提問迅速走紅,響應者衆。

  法國《歐洲時報》8月22日載文《破解改革兩難,中國漸入佳境》,文章說,不難看出,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紀念都凸顯出“改革”的主題,尤其習近平的講話中27次提到“改革”,被認為具有極強的政治宣示意味。當前的中國,在各個領域如火如荼推進的改革,無疑是最大的看點。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也已將2014年定調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能不能答卷,又如何答卷,既是國際社會,也是中國民衆,對這個執政黨的最大關注。

  中國的改革難,既表現在要破除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還有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面對“不改則已,一改就牽一發而動全身”局面時,朝野都有的畏難情緒,缺乏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如何破解這類問題,恰恰是鄧小平留給中共和中國的最大政治遺產。正如習近平在講話中談到的,“開拓創新,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領導風範”,“他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一種善於創造性思維、善於打開新局面的銳氣”。

  “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是當前輿論對中國改革的普遍描述,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不進則退、稍縱即逝,考驗的是堅持力與突破力,更需要鄧小平式解決問題的勇氣與智慧,這恐怕是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透過高調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想要傳達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