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債泛濫,會給銀行系統造成極大負擔。 |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地方債問題近幾年被外界視為中國經濟的“定時炸彈”。自2010年前後問題凸顯以來,中國的審計機構每年對其進行大摸底,雖“總體可控”,但不規範問題也多,一直在尋找科學的解決之道。及至今日,中國基本已理清管控思路,做好“拆彈”的各項准備,開始有條不紊地發力。
法國《歐洲時報》10月31日載文《中國地方債新政:立規矩,促轉型》,文章說,先是10月初,國務院下達“總指令”,對地方政府如何借債、用債、還債等關鍵問題進行定調,提出對地方債實行規模控制和預算管理,建立地方債務風險預警機制,並再次強調將地方債納入政績考核。10月28日,財政部出台第一份“操作指南”——關於存量地方債的甄別清理,且後續還會有其他方面的“指南”接連端出。
提及地方債,人人都知道地方債在瘋長,但對地方債面目的認知卻比較模糊。2013年年末審計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3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65萬億元。從中看出,“地方債”其實包括真正的政府債務和非政府債務兩大部分。
比如,地方政府為了GDP政績,給中標企業變相擔保發放的項目債,就不應屬於政府債務;某些過剩產業經營不善,地方政府進行兜底扶持而轉嫁的債務,也不應屬於政府債務。根據官方的“指南”,所有債務項目要細細甄別,明確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實現“誰借誰還、風險自擔”。只有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絕不開政府給企業償債的口子,才能進一步劃清權力與市場的邊界,讓地方政府幹該幹的事,也讓企業自負盈虧、優勝劣汰。
不可否認,地方債為各地經濟發展緩解了資金缺口,但是乘著城鎮化高速列車的中國,不管是城市基礎建設也好,還是醫療、教育等民生改善也好,對資金的需求在相當長時期裡依舊是巨量的,公共財政舉債的壓力依舊很大。為此,中央提倡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益性項目並獲取合理回報,這既有助於解決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難題,也紓解了政府借債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