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巴馬訪問印度時與莫迪擁抱,網絡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2月28日電(記者 鄧冠英編譯報道)曾擔任美國國防部顧問的美國外交政策專家謝赫•拉赫曼(Sheikh Rahman)2月26日在“歐亞評論網”上撰文表示,美印能從雙方戰略關係中獲得額外的槓桿以對付中國,印度有成為區域主導國的抱負,有國防現代化與阻止中國進入南亞的的迫切需求,若要實現抱負以及追上中國,與美國合作至關重要。
至於美國方面的考慮,拉赫曼分析道,美印戰略伙伴關係不僅僅落實“重返亞太”,還附和了當年遏制共產主義的馬歇爾計劃,且華盛頓深信,在印度生產與開發武器及武器系統是維護亞太地區安全的關鍵所在。全文編譯如下:
奧巴馬政府提出的“重返亞太”終於在印度找到試驗之處了。美國向印度移交旨在合作生產與開發武器、發展印度武器系統的國防技術,讓外界感到熱情過度。為了打造與印度更緊密的關係,前美國國防部長萊昂•帕內塔(Leon Panetta)將印度比作美國重返亞太的“關鍵核心”。美國的國防政策要建設南亞國家的軍事能力,以抗衡中國任何的攻勢。
加強印度的國防力量,能保證亞洲相互競爭的大國之間保持平衡。美印能從雙方戰略關係中獲得額外的槓桿,以對付中國。美國海軍將可在印度洋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並讓印度海軍艦隊獲得該區域的絕對主導權。用兩敗俱傷的視角觀之,這樣做可能會激起兩國共敵中國的對峙,例如一些知名人士重申,保障海洋安全和保障航行與飛行自由很重要,尤其是在南海。這會讓中國感到“不點名”的威脅。(見《中國日報》英文版2015年1月29日新聞)
一邊是超級大國,一邊是南亞大國,轉讓民用核能與兩國之間的其他商業安排能讓政治,經濟以及商業均有好前景。美印戰略伙伴關係不僅僅是美國在印度洋地區落實“重返亞太”的一步,還附和了當年援助歐洲以遏制共產主義的馬歇爾計劃。
兩國2005年簽訂的《國防框架協議》預示了兩國趨同的戰略目標,即協同加強防務能力以及就地區安全議題合作。國防合作的框架落實緩慢,但無礙決策者繼續所做的承諾,支持更強的軍事合作,包括更深度的海洋合作,以及在技術與貿易方面增加更多機會。
華盛頓深信,在《防務技術與貿易倡議》(DTTI)之下,在印度生產與開發武器及武器系統是維護亞太地區安全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