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新常態(漫畫) |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15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北京兩會落下帷幕。而一向被視為政府施政風向標的總理記者會,再度吸引全球目光。李克強對“新常態”的解讀,務實自信,不回避問題,有應對之策,不啻給對中國經濟走向持懷疑態度的西方輿論,既吃了一顆“定心丸”,也實實在在秀出中國獨具優勢的“引領新常態”的路綫圖。
法國《歐洲時報》3月16日載文《引領新常態 激發新活力,文章說,去年,中國經濟致力於發展方式轉型,以主動的宏觀調控,進入新常態。而年終統計數字證明,盡管GDP有所放緩,但就業與居民收入兩項重要指標,都表現良好。這也是今年,中國政府在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形勢下,繼續下調經濟增速至7%的底氣所在。中國執政者懂得,所謂“行百裡者半九十”,正是當下經濟轉型所必須記取的道理。
李克強對“新常態”的解讀,向外界展示中國堅定的尋找“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平衡點,以引領新常態的信心。李克強說,“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注重質量、效益,促使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那就可以在較長時期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我們實現現代化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也是巨大的貢獻”。
對於外界對“放緩造成問題”的擔心,李克強採取完全務實態度。他表示,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政府會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市場的信心。“我們這幾年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回旋餘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裡的工具還比較多”。
環顧世界其他經濟體,比如歐洲在改革陣痛中的“回旋餘地”,我們確實從李克強的“工具箱”中看到了中國政府的強勢調控能力。
要成功“引領新常態”,李克強給出的藥方仍然是改革,再改革,壯士斷腕式的改革。
李克強認為深化改革“確實很疼”,而且會越來越疼,但忍痛也得下刀。簡政放權要觸動利益,但成功了就會激發市場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