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統手工草柳編籃子出名的灣頭村是另一個例子。2006年,一些村民開始在網上賣籃子。他們的初步成功表明,通過電子商務,籃子的生產者可跳過經濟環節中的中間商,直接對接市場,并保留很大一部分利潤。
隨著時間的推移,之前外出務工的村民逐漸返回灣頭村,開起了自己的網店。如今,灣頭村被稱為“三無”村:無孤寡老人,無留守兒童,無夫妻因外出打工兩地分居而離婚。
電子商務如何能够滲透到農村地區并推動社會變革?第一,電子商務讓村民得以和家人一起在離家近的地方工作。這是因為即使身處最偏遠的地區,電子商務依然能讓村民直接對接全國市場。
第二,與綫下生意相比,電子商務的門檻低得多。需要的啓動資金很少超過5000元人民幣,而且只需具備基本的基礎設施(比如手機和公路)就可開業。第三,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發展營造了學習的氛圍。
我們的初步結果表明,上至75歲的老人,下到上小學的孩子,無數淘寶村村民都在學習電腦知識和商業溝通技巧。這些學習機會不僅使村子更有經濟競爭力,還有助於村子培育、吸引和留住人才,保護村子免受城市化負面影響的衝擊。
大規模城市化所伴隨的社會挑戰不僅出現在中國。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和美國肯塔基州等地區,也面臨人才大量流失和農村地區萎縮的問題。
淘寶村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表明,在一個日益互聯的世界裡,推進城市化不一定要以顛覆農村社會為代價。相反,農村可以搭上城市化的大潮,建立一個具有經濟可行性和社會融合性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