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外為編美食指南“解剖”小籠包 |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由大厨轉行的美食作家克裡斯托弗•卡維什大步走向上海“尊客來”的前門,但他突然停下腳步。“他們不歡迎我,”他皺著眉說。
美國《洛杉磯時報》6月1日載文《〈上海小籠包索引〉:有史以來最書呆子氣的美食指南?》,文章說,不是因為他批評了這家餐館。事實上,他給“尊客來”的評價最高。讓員工們不爽的是卡維什評判小籠包這種精美上海小吃的方式。他上一次來時要了9屜手工小籠包。接下來的一小時,他用精確到1/100克的電子秤、能够測量1/100毫米的電子測徑儀和一把剪刀,像在實驗室裡一樣對這些小籠包進行分析。
經過所有計算之後,只有兩個小籠包進到他的肚子裡,其他52個都被放進外賣餐盒。
卡維什用手裡的工具調查了幾十家餐館銷售的成百上千個小籠包,研究指標包括皮的厚度、湯汁的多少和餡料的重量。
他甚至開展了一項時間測試,看小籠包離開蒸籠後結構如何變化,以確定吃掉這些熱氣騰騰的小包子的最佳時間,以免包子皮變得太硬。
這些數據被編入《上海小籠包索引》—或許是有史以來最書呆子氣的美食指南。“尊客來”在索引中名列榜首。
小籠包已經成為全世界美食家痴迷的目標之一。有關哪家餐館的小籠包最好的爭論從上海延續到香港、台北甚至南加州—在鼎泰豐阿卡迪亞分店排過幾小時隊的人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34歲的卡維什是佛羅裡達人,到中國之前曾在邁阿密等地做過10年厨師,因此可能比“尊客來”的大多數顧客都更有資格證明這裡包子的優越性。自2013年底以來,他就在這座約有2400萬人的龐大城市四處探察,造訪了52家餐館,以尋找理想的小籠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