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夏日太陽毒辣,從漯河市內出發驅車到劉永清老人的家需要將近一個小時。村莊在地圖上也難找到名字,估摸著快到時,志願者憑記憶邊走邊問,我們才找到老人的家:巷弄深處,幾間土坯房,院落小小的,卻不失乾淨整潔。
劉永清今年94歲,18歲那年,他被抓壯丁入伍,入國軍12軍81師243團,起先做醫務兵,後做文書,曾任防毒排少尉班長。日軍投降之後,12軍被裁,劉永清到軍官隊,1947年退役回到漯河老家。
現在,老人和老伴住在鄉下家裡,兩個兒子一個常年在外,老人生活全靠大兒子接濟和村裡新近剛發的每月幾十元高齡老人補貼。所住房屋的土墻已經裂縫,屋裡陳設十分簡單,桌子上老舊的收音機幾乎是唯一的電器。兩人吃水還要從院子裡的水井中壓取,且取出來的水含沙量較大,需要放著澄清一會兒才能做飯洗菜。廚房一角,整齊放著一堆樹枝,那是劉永清從外面撿來做飯燒火用的柴火。
回憶起當年的戰爭,老人先是默默的從屋裡拿出了幾樣東西:自己當年的退役證、少尉證和番號牌。幾十年的東西,紙張已經發黃變舊,甚至能看到幾個小小的蟲洞,但老人卻一直小心保存著,那是他熱血年代的證明。
劉永清回憶,服役時,戰士們穿的是灰色軍裝,後來換成草綠軍裝,吃的是麥子面、苞穀面,第一次發軍餉發了12.5元。1941年鄭州淪陷後,當時的12軍軍長孫桐萱為奪回鄭州,成立防毒排,劉永清任少尉班長,主要任務是在敵人放毒氣時清理消毒。當時,他和戰友們身穿防毒衣,戴防毒面具,配備的是漂白粉、酸等,但並沒有配備武器。據劉永清講,當年,日軍毒氣彈的危害主要有5種:催淚、噴嚏、糜爛、窒息和中毒。
有一次,防毒排作業時,日本人的飛機就在頭頂盤旋,機關槍不停掃射,一發子彈穿過他的帽檐打到地上,劉永清僥幸活命。
還有一次,部隊在許昌襄縣,劉永清正在澡堂洗澡,卻碰上日軍炸彈襲擊,澡堂裡許多人被炸身亡,劉永清有幸再次躲過一劫。數次死裡逃生,老人說起這些經歷時卻異常平靜。
中午時分,老人出門買面條準備做飯,不長的巷子,彎腰駝背的他走出去卻要很久。當年的戰士已身形佝僂,但那彎曲的腰背,曾為挺起民族脊梁奮力抗爭,致敬!
騰訊大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