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現在一種越來越流行的觀念是,逐漸崛起的中國在西方肮臟、粗暴、不公平的資本主義之外提供了另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這一論點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民主并不具有普遍適應性。看看印度與中國的對比——在過去20年裡,是哪種體制讓數億人脫貧?
香港《南華早報》7月27日載文《中式資本主義流行,民主作為經濟模式完蛋了嗎?》,文章說,該論點的另一種形式是,西方犯下了重大錯誤,高估了私營部門的效率——看看俄羅斯與中國的對比,或者全球金融危機前的去監管化風潮。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尼夫•霍雷什最近在本報發表的評論文章被廣泛傳閱,該文章表達了一種更極端的觀點:民主實際上在劫難逃。
導致民主終結的原因是什麼?新自由主義。
如果西方繼續力推個人主義、小政府與自由市場——霍雷什抨擊說,就是這些議程導致不平等加劇,并引起其他經濟不公平現象——那麼中式威權資本主義有可能笑到最後。霍雷什寫道:“西方在這場論戰中越來越失分,而中國模式越來越有公信力。”他表示,不作為帶來的後果威脅著民主的未來。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個笑話。人們真的必須在裡根派與中共之間作出選擇嗎?難道不能追隨瑞典人或者類似的什麼嗎?
另一方面,也許這種說法確有其天才之處,如果所持的看法是自由市場極端主義造成經合組織內部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的話。
畢竟,最大規模的財富再分配——美國中產階級的崛起——是在冷戰時期發生的,當時美國正挨家挨戶搜查赤色分子。可以說,當與另一種強大的經濟範式競爭時,資本主義者較為友善、更具溫情。而只有當蘇聯式的共產主義開始江河日下時,西方資本主義者才顯露出真正的立場——給富人減稅、減少對公司的監管、將窮人踢出福利系統。
中國這個新興超級大國能像當初的蘇聯那樣,扮演抑制資本主義殘忍與貪婪衝動的角色嗎?
這裡有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該國銀行高管的薪水肯定比西方同行低得多。石油和鋼鐵行業的高管同樣如此——基本上所有國企高管都是這樣。這證明,拿不到上億的酬勞,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就會罷工這種說法是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