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的一家博柏利門店。 |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倫敦希望成為西方第一個人民幣交易中心,然而這個城市完全接受人民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國廣告公司主管肖天(音)最近在倫敦的購物之旅就反映了這一點。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38歲的肖天來自華東,她驚喜地發現在倫敦牛津大街購物區的奢侈品商店中竟然有能說中文的店員。但不像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遊客,中國遊客基本上還不能用他們的本國貨幣直接購物。
肖天在一家博柏利(Burberry)門店試穿一件深藍色風衣時說,這些商店接受美元、歐元和日圓付款,但不接受人民幣。
倫敦和北京均已承諾推動人民幣在倫敦這個全球外匯交易中心的使用,使其能夠與美元、歐元及其他國際貨幣一樣普遍。這就意味著投資者將能夠買賣人民幣,企業和個人也能夠更加自由地借出、借入以及兌換人民幣。這將提升倫敦和英國對於包括大型中國企業、富有的中國遊客在內的所有人投資和購物的吸引力。
這些舉措還有助於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幫助抗衡美元的統治地位。上周五人民幣國際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及該組織工作人員表示支持將人民幣納入其儲備貨幣籃子。
但在倫敦和北京著手行動的四年之後,人民幣在倫敦的銀行和企業之間依然扮演著微不足道的角色。一方面,中國尚未完全放開對人民幣可兌換性的控制,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減速也減弱了人民幣的吸引力。
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駐倫敦的資本融資部門負責中國及人民幣業務的全球主管霍蓉蓉表示,在投資人民幣概念的問題上,投資者正變得愈加理性。
她指出,缺乏多樣化的資產類別,這也是令投資者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因為持有人民幣的海外人士使用人民幣的途徑十分有限。
作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市場,倫敦市場上的人民幣業務在過去幾年中大幅增長。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 Corp.)的最新數據顯示,倫敦去年的人民幣日交易額達到615億美元,較2011年的106億美元增長了近五倍。儘管如此,人民幣在倫敦每日外匯交易量中的占比僅為1.8%,相比之下,美元交易的占比為89%。
倫敦金融城的數據還顯示,就總部設在倫敦的金融機構而言,去年的人民幣存款達到人民幣200億元(約合31.4億美元),2011年時為人民幣140億元。這期間,英國金融機構向進口商和出口商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也出現增長,由人民幣172億元增至人民幣350億元。
但與人民幣相關的貿易融資卻較2013年時的人民幣430億元有所下滑,原因是中國經濟減速以及有關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抑制了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融資業務。
倫敦的人民幣業務仍小於香港和新加坡,後兩者是中國大陸以外僅有的其他已建立起相當規模人民幣業務的地方。目前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接近人民幣9,000億元,新加坡的這一數字超過了人民幣3,000億元。
中國高級官員此前表示,他們承諾將進一步放鬆對人民幣的控制,並將進一步開放中國金融市場,但受經濟放緩影響,最近幾個月他們放慢了推動市場自由化的步伐。英國財政部經濟秘書鮑德溫(Harriett Baldwin)稱,為了鼓勵人民幣被廣泛使用和接受,英方希望中國至少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對人民幣的管控。
中英兩國一直在努力加深雙方經濟聯繫,把倫敦打造為一個人民幣中心。中國政府認為,和英國結成合作夥伴將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商業智慧和經濟實力的機會,而英國政府希望獲得來自中國的現金,以在政府減少支出之際為一系列成本高昂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
中國已經向英國投資者進一步開放了股市和債市,鼓勵國有中資銀行在倫敦發售人民幣計價的債券,中英兩國央行也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訪問英國期間,中國央行在倫敦發行了第一批海外債券。此外,中國還計劃在倫敦發售人民幣計價的主權債券。
與此同時,英國已經發行了人民幣計價的主權債券,放寬了中資銀行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的規定,並且表態支持IMF把人民幣納入官方儲備貨幣籃子。英國還是首個加入由中國倡議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西方國家。
不過,許多交易員和銀行家表示,光有政治意願是不夠的,要把人民幣變成國際貨幣,就需要中國政府進一步放鬆對人民幣和金融市場的管控。
全球最大的交易商間貨幣經紀公司英國毅聯匯業(ICAP PLC)報告稱,第三季度倫敦的人民幣交易量同比增長了90%。ICAP下屬的貨幣交易平台的聯合主管胡克(Darryl Hooker)表示,預計未來五年,交易量將增長兩倍。
但胡克認為這一過程還面臨障礙;比如,人民幣還未加入一個能降低外匯交易結算風險的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