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共同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李克強主持會晤。歐盟、奧地利、希臘和歐洲複興開發銀行派代表作為觀察員與會。 |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本周,中國與中東歐之間的關系進入新階段。這次最新的“16+1會議”讓西歐國家有些不安。
“德國之聲”11月25日報道《走側門》,文章說,中國與16個歐洲國家於2012年開啓經濟論壇,當時令布魯塞爾頗為不快,因為北京沒就此與其事先商量。但中方表示,只要主權國家想,中國就同他們做生意,與歐盟沒關系——主權國家當然想。
在歐洲經濟出現問題的背景下,中國對中東歐投資具有額外動機。本周“16+1合作”首次在華舉行會晤。中國總理邀請各國領導人到蘇州,中國國家主席還將在北京會見他們,這是北京第一次把重心單獨放在中東歐。
“16+1”并非辯論俱樂部。從第一次華沙會晤以來,一些主要涉及基礎設施和能源的項目已成功啓動,以幫助東歐國家重新(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站穩腳跟。對所有這類項目,歐盟似乎既沒錢也沒時間顧及——這正是北京瞅准的市場空白。2010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貿易額是439億美元,去年增至近610億。這些項目也符合北京最重要的外交政策規劃——一帶一路。北京計劃第一階段投資400億美元,并為此創建亞投行。其中邏輯很簡單:16個國家基礎設施越好,新絲路項目就越成功。去年中國與中東歐領導人會晤時,中方宣布計劃為該地區投資100億美元。如今,這些國家正競相爭奪北京的青睞。
通過深入中東歐,中國當然也在尋求通過側門進入歐洲的新路徑。布魯塞爾應對長期忽視中東歐負責任。這些國家是在看到自己并不在歐盟優先清單上才轉向亞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