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霧霾。在經歷了9月份的“閱兵藍”之後,中國東北、華北今年秋冬不時被重度霧霾襲擾。從沈陽的“天空飄來五個字”到北京短短70天內9次拉響重污染預警,“拿什麼拯救我的肺”已經成了最引人關注的民生話題,治霾也成了最大的民生工程。
阻擊霧霾,重獲藍天,需要系統化、體系化、常態化的長期努力。回首過去的一年,這樣的治霾體系尚未形成。各地的治霾都處於摸索中,民衆對於如何打贏與霧霾的戰爭也遠未形成共識。這直接導致任何與霧霾治理的新聞一經出台,都會被民衆置於放大鏡下檢驗、討論。從北京市長王安順的“提頭來見”到上海開征“霧霾費”,概莫能外。霧霾已成“新常態”,要戰勝它,要求不僅要求頂層設計,還要求全國聯動,上下聯動。
中國已經樹立了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二孩的全面放開為這個目標的達成提供了人口方面的助力,而霧霾卻提醒我們現在依然任重道遠。這一對同樣火熱卻令人一喜一憂的關鍵詞,為2015年的中國民生做了最好的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