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工是現代版的客籍勞工。不過,他們并不需要注定永遠貧困。中國政府已表示,希望到本世紀20年代初徹底取消戶口制度。我們從上世紀70年代的歐洲經驗中得知,在那之後生活水平最終會靠攏。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生活水平慢慢地追上了德國人:1960年,西班牙的人均收入僅為德國的40%,到2010年已提高至德國的81%(資料來源:2013年版《麥迪遜項目》)。差距得以縮小,部分得益於整個西歐的勞動力和資本市場開放:經濟邊界被慢慢拆除。未來許多年裡,中國或許會出現類似的結果。
這將是一個通過趨同帶來的增長故事,跟過去40年大部分時間裡的分化增長模式大為不同。從數學上很容易展示,即便此前蓬勃發展的沿海地區增長率大幅放慢,比如在未來15年裡降至3%到5%,如果(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如果”)貧窮地區能够實現持續的經濟追趕,那麼中國的年增速仍將保持在6%左右。
但如何做到呢?中國當前經濟挑戰的危險在於,它們會導致富裕地區采取更具“保護主義”色彩的政策。那樣的話,戶口政策只會取消得非常緩慢,中國將不會很快轉型為一個單一的勞動力或資本市場,現狀將維持下去。
替代辦法是集中精力開發通往西方的貿易路綫。北京方面對“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視不令人意外。如果中國能够開辟一條通往西方的新絲綢之路——或者通過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比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或者(對那些更愛冒險的人)通過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亞等國——那麼中國的發展重心很可能將轉向西部,最終與歐洲聯接在一起,進而促進中國內部的經濟融合。
然而,那將有賴於北京方面的國際政治水平和中國不能控制的某些國家的行為。與普遍觀點(想了解一系列令人擔心的問題,請閱讀英國《金融時報》‘中國震動’深度報道)相反的是,盡管近來發生了金融動蕩,但中國擁有比其他多數國家更快擴張的潛力。不過,這將并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