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中國遊客在東京銀座商業區大舉掃貨。(圖片來源:美國《華爾街日報) |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又一年的春節來臨,相對於滿心期待中國游客來日“爆買”的日本旅游業,中國官方卻是另外一番心境。本應成為下行壓力下的中國經濟支撑力量的個人消費,卻不斷地流向海外。中國政府提出讓境外消費回流,但能否如願呢?
《日本經濟新聞》2月6日載文《中國人境外“爆買”何時能回歸》,文章說,“跟國外的產品相比,國內產品在品質和品牌方面還有差距,最大的差距是在品牌的認知度和影響力上”,中國工信部副部長馮飛在新華社的一篇報道中表示。作為證據,馮飛舉例說曾有國內機構對日本品牌和中國品牌的電飯鍋進行盲測,發現做出來的米飯在口感、品質上幾乎沒有差別。馮飛副部長是想說明中日兩國的產品質量一樣,只是中國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差一些。
馮飛副部長沒有提及這項調查的具體內容,但他說的應該是央視在2015年播出的一期節目。該節目使用價位基本相同的中日兩國產電飯煲做米飯,然後請10個人品嘗。結果有5個人回答國產電飯煲做的米飯好吃,2個人回答沒有區別。
僅僅用10個人的感想作為證據下斷言有些過於牽強。有網友的冷靜地指出,“如果是相同價位的話,日本的應該是低端貨,而國產電飯煲是高端貨了吧?”但至少中國政府官員以此調查為依據,承認了國貨品牌影響力較低,從這點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
其實中國人選擇在境外購物還有其它的原因。馮飛也指出:“發達國家消費環境比較好,假冒偽劣產品不多,可以放心消費”。在品牌影響力之外,公信力的缺失也是一大原因。這些原因促進了中國人的境外消費。馮飛的發言可以說是正視了本國的軟肋。
網購正品率只有58.7%
再將目光移向1月19日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布會。當時的局長王保安在對2015年經濟增長率做出說明時強調,2015年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了33.3%。在中國制造業深陷泥潭之時,意在強調以網購為中心的個人消費依然堅挺。但網購市場被假貨所侵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