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債務問題為例,中國債務與GDP之比同很多國家相比仍然較低,并且政府債務在其中的比重較小,這其中中央財政債務水平更低,主權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極小;具有龐大外匯儲備的中國作為主要淨債權國并有較高貿易順差,外部催還借款壓力小;中國債務絕大部分由國內投資者持有,不會出現外資突然撤資導致貨幣急劇貶值的情況,這也使決策者有更大空間避險;中國的家庭債務水平遠低於很多國家,這與誘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次貸危機有很大區別……這都表明,中國債務風險仍在可控範圍內,尤其暫時不會給整個經濟帶來系統性風險。
這不是說中國的債務異常安全。那麼,關注中國的債務風險,更應該把點放在哪裡呢?恐怕應該對企業債務比率過高給予更高重視,尤其是其中大部分的負債來自於國有企業,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化。這就需要采取更加審慎的措施去解決“高杠杆”問題,整合龐大的國有經濟,推進財政、金融體系改革,構建更加合理的融資平台,進行更加完善的市場化。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股市震蕩不斷、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探、中國經濟還需深度轉型的當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繼續放緩,各種風險也將引發更大爭論。這就需要在對基本面保有信心的同時增強憂患意識,這才是對待中國經濟應有的客觀態度,也是李克強在強調中國經濟巨大潛力的同時要求“掄起金箍棒應對挑戰”的原因。海外華僑華人也相信,中國經濟將延續“有事了,也不怕事”的傳統,“一旦經濟真的出現滑出合理區間的苗頭,該出手時會果斷出手”。
中國經濟“不怕事”,是信心,也是清醒;是勇氣,也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