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增長”成中國當務之急 |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現在,許多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擔心中國是否有能力管好從以制造業為主的管制經濟向更加依賴內需、更開放的經濟的困難轉型。
泰國《民族報》6月20日載文《現在不是賣空中國的時候》,文章說,風險的確存在,而且也不少,但它們是可控的,中國政策制定者對此也相當清楚。現在不是賣空中國的時候。
從現在至2020年,中國政府決心實現在此期間每年平均6.5%的增長目標,并且有手段實現該目標。我們預計中國會增加對地區發展的投資,支持更高價值產品的生產并改善基礎設施。政府還計劃減少經商成本。這將緩和經濟演變必然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混亂。從近來的官方數字和我們銀行的實際經歷來看,此類措施奏效了,為更平衡的經濟打下基礎。
在西方許多人看來,中國是一個以出口為主的國家,煙囪林立,工廠衆多。實際上,中國經濟的再平衡業已開始。充滿活力、創新的服務業,如今占到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并仍在高速增長。這是發生在我們眼前的新舊經濟的轉變,且規模龐大。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再平衡有賴於政府關閉僵屍制造企業,在當前的經濟環境裡它們已成累贅。這是個需要謹慎破舊立新的過程,將歷時多年,數以百萬計的工人將不得不轉到新的地方工作或改行,因而會引發波動。
中國政府要實現轉型,又不能引發社會動蕩,這是個棘手的任務。但中國政府有能力做到。中國是一個較多中央計劃的經濟體,許多領域由國家控制,因此或許能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和歐洲更好地駕馭這個進程。
中國的短期挑戰非同小可,轉型之路應該不會平坦。但對於那些願意長期投資的人來說,最終目標仍是誘人的。(作者比爾•溫特斯系渣打集團首席執行官) |